最新動態

陪伴與等待的力量

撰文者:黃劭筠

等待,是在陪伴生命過程,很真實的功課   這些年,在書屋,看著生命來臨,看著生命成長,看著生命邁步往前,看著生命移動遠行。 這些年,在書屋,學會等待。 有些生命,在流動中,難免遇到一些坎坷。 有時遇到水窪,有時遇到高牆,有時是外界環境,有時是內在狀態。 看著生命辛苦著,在心疼之餘,也非常揪心。   今天,想要說一個看似勵志散文中會出現的情節,但是卻是生命中最真實的故事。 有個孩子,單親,從小就跟媽媽感情特別好,孩子依戀媽媽,媽媽也總是把他捧為掌上明珠。 某一年寒冬剛過的初春,媽媽突然倒下,...

【音樂陪伴】

撰文者:王計潘

那天晚上其實有蛙鳴蟬噪四起的安靜,伴著妻女熟睡的鼾聲。我還坐在桌前和教案奮戰,心頭壓滿了各種教學的問題,有待解決。百般無奈與無聊的疲憊中,無意間拿起那把協會借來的吉他。   這一彈就是十年了。現在每天唱詩歌的時間,我的左邊、前面、二點鐘九點鐘十一點鐘方向各有一把小吉他,烏克麗麗人手一把。完全談不上音律協調、節奏分明,和弦還不會彈,就隨便刷,節奏還不會,也按照你。但是保證唱起歌來,小孩絕對都是快樂的,即使是悲傷的曲。   彈久了,基本功就有,要集訓就容易多了。不管是去台北、台東參加音樂會,還是婚宴場、中場客串、報佳音都開心。有一年,...

【南王書屋的開始】

「最一開始還沒有書屋這名字的時候,我女兒把這裡命名為熱情學園,我還跟他說:『啊你爸爸就不是個熱情的人啊』(笑)」 談到書屋的緣起,阿潘回憶起最一開始帶孩子的時候。   原先是原社社福督導的阿潘,受到上帝的呼召,決定回到教會,打開教會的門,讓想來的人都可以進來,當時來的孩子年齡從小六到高中都有。   「一開始會認識陳爸,是因為陳爸來找我問籌經費的事。」曾經在布農部落工作過還在大橋開課輔班的經驗讓阿潘很能理解陳爸,不論是在帶孩子方面或在申請經費方面阿潘都有些心得。   他知道當時還沒有成立組織的陳爸在籌措經費上的艱困,...

【由夫妻檔經營的南王書屋 】

胖胖的多多龍在潘叔幫他掏耳朵的時候,趴在潘叔的腿上睡著了。這個和潘叔獨處的時刻對他來說不僅舒服放鬆而且非常的有安全感,這成了他心裡柔軟的一塊地方,每當遇到挫折的時候,這個地方就會湧出力量給他支持。   放學回到書屋,開心的和早已來到書屋準備的潘叔和麗文阿姨打招呼說:「我回來了!」對多多龍來說,真的就像回到第二個家一樣。   寫作業、吃飯、唱詩歌、洗澡、做自己喜歡的事,在書屋的時間,作息規律且穩定,這樣的生活節奏在多多龍的心裡建立起一套秩序並讓他獲得了充足的安全感。   小學一年級剛到書屋時,外表肥肥胖胖被潘叔暱稱為多多龍的小男孩,...

【澎湖跳島-孩子這樣說】

撰文者:陳怡妃

相隔兩年再次來到澎湖準備挑戰七天六夜的獨木舟跳島,看著眼前許多熟悉的風景,不禁讓我想起兩年前第一次來挑戰跳島的自己,心中有許多感觸,在跳島開始前我其實心中有很多擔憂,甚至懷疑自己的能耐是否能完成此次旅程。 儘管如此我仍想要用力的體會這裡的一切,將許多美好的片段與回憶牢牢記住 。例如以往只能在課本上看到的海蝕洞,如今我竟然能置身其中,在海蝕洞裡滑著船! - 划船的過程中我常常放聲歌唱來忘掉炎熱的天氣以及身心靈的疲憊。老師們也常常鼓勵及關心我,讓我在自信心上增添了更多勇氣。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到達落腳點,以及當天豐盛的晚餐,這是一天之中最能撫慰人心的力量。 - 每一天我們會選擇一位隊員來當領隊,...

【2022澎湖跳島-多元組】

今年夏天書屋的盛事除了單車之外,還有獨木舟跳島! 睽違兩年我們再度出發前往澎湖。 澎湖由許多小小的島嶼所組成,每座小島都有不同的樣貌,在各個島嶼間悠游穿梭是非常好的航海練習。 當大家綁好船,坐上車,出發前往下水點,過不到五分鐘,後座悠悠的飄來一聲:「高麗菜…」大家只好調頭回住宿點將冰箱裡的高麗菜帶上,再次檢查行李裝備,重新出發。 終於來到了下水點,其中一個孩子肚子突然痛了起來,但下水點附近沒有廁所。老師請大家等一等,開車帶他前往最近的廁所,但可能真的太緊張了,找到了廁所卻又上不出來,不想耽誤大家太久只好再度返回下水點。 雖然折騰了一番,但我們還是成功的開始了這趟難忘的旅程!...

【蛻變是默默發生的-小六蛻變營】

撰文者:陳汶軒

第三日上午,孩子們好奇地看著書屋老師手上的氣球跟竹籤,期待著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沒想到這竟然是要上一堂英文課!   書屋老師先撥放一部全英文的短片,影片中施作者;拿著吹滿的氣球,接下來用竹籤尖端插進氣球最頂端,氣球沒有破掉!   孩子驚訝地看著影片,開始忍不住摩拳擦掌露出躍躍欲試的表情,操作過程中老師一律使用英文回答孩子們的提問,藉此機會把英文單字反覆複習,當太多孩子提問時,就邀請大家一起靜下來,再看一次影片。   最後不但所有孩子都成功將竹籤戳進氣球裡,還有孩子嫌棄起這個實驗太簡單了!   當然現場仍有氣球破掉聲此起彼落,但這絕對不是孩子不會施作,...

【安全且信任的環境-小六蛻變營】

撰文者:陳汶軒

或許因為孩子們來自各書屋,對彼此不夠熟悉,對於這個營隊也還未有足夠的安全感, 因此對於老師提問,孩子們總是:「隨便啊~」、「不知道」,不敢真正發表真正的意見。 為此,第二天的早晨老師特地安排了破冰的正負數遊戲。 遊戲成功的讓孩子們變的熟絡起來,會開其他同學玩笑,會跟其他同學聊天,  休息時間不再是自己拿著手機玩,而是跟新朋友開啟了更多話題。 以至於下午的烘焙課程,大家暢所欲言,老師也被孩子熱情的回覆嚇到, 經過上午的噴水懲罰,孩子們已經沒有包袱,烘焙過程是笑料百出, 奶油四濺、餅乾泡咖啡過久爛掉了、偷吃糖被抓包的, 整間知本書屋歡笑聲四起,...

【認識自己、他人與環境-小六蛻變營】

撰文者:陳汶軒

活動開始的上午,孩子們抽了兩次卡牌, 一是彩虹卡,認識生活中繽紛的色彩,會在不同的光譜中帶給人美麗的色調與希望。 孩子們抽到的卡牌上寫著「是時候改變自己。」、「擺脫父母的想法,為自己設想」... 彩虹卡有時就是這麼奇特,給孩子一句話讓他們去思考,而這些會印在孩子心裡,引領著他們參與此次活動。 二是臉卡,圖片較為抽象,孩子們選出覺得長得像自己的畫像卡片, 彼此解釋為何圖片與自己相像,也讓其他孩子分享他們從臉卡中所看到的不同。   -   接著為自己寫下墓誌銘,寫墓誌銘不是件容易的事, 慢慢釐清生命中我希望留下什麼,以及在生命最終我們能夠留下什麼...

重建20年起家厝,陳彥翰接棒陳爸精神,催生「2.0」版孩子的書屋

2022/09/01 洪郁真

2019年,「孩子的書屋」創辦人陳爸意外驟逝,外界一片譁然惋惜。年僅28歲的陳彥翰接棒父親的工作,扛起重責。3年後,他帶領孩子的書屋迎來創辦20年,為起家厝「建和書屋」展開募資計畫,「透過募資計畫,我們想把孩子的書屋真正的精神重新向大家訴說,不忘最初的本質。」陳彥翰說。 「孩子的書屋」創辦人陳爸意外驟逝。年僅28歲的陳彥翰接棒父親的工作,扛起重責。 攝影/張皓婷 今年3月,孩子的書屋發起《下一個20年,建和書屋重建集資計畫》,在各界響應下,僅僅一個月又一天就順利達標。孩子的書屋透過群眾集資,梳理起家厝「建和書屋」20年來累積的故事,同時希望讓更多人理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