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王書屋的開始】

「最一開始還沒有書屋這名字的時候,我女兒把這裡命名為熱情學園,我還跟他說:『啊你爸爸就不是個熱情的人啊』(笑)」
談到書屋的緣起,阿潘回憶起最一開始帶孩子的時候。
 
原先是原社社福督導的阿潘,受到上帝的呼召,決定回到教會,打開教會的門,讓想來的人都可以進來,當時來的孩子年齡從小六到高中都有。
 
「一開始會認識陳爸,是因為陳爸來找我問籌經費的事。」曾經在布農部落工作過還在大橋開課輔班的經驗讓阿潘很能理解陳爸,不論是在帶孩子方面或在申請經費方面阿潘都有些心得。
 
他知道當時還沒有成立組織的陳爸在籌措經費上的艱困,常常在找陳爸時,把原社社工員們的因工作遲交等因素上交給他的罰款塞給陳爸。
 
為了繼續申請經費和主動對外募款,各個課輔點就統一使用了建和「書屋」的名字而有了「南王書屋」、「建農書屋」、「美和書屋」和「溫泉書屋」等多個書屋。
 
在當時,書屋的成立,對社區來說就像是新開發出的一種功能,讓經濟條件沒那麼穩定的家長多了安親班和補習班以外的選擇。
對於社區和教會的信任讓家長們對於孩子到書屋來感到非常放心。
 
透過街坊的口耳相傳,每當教會的燈亮起,孩子們自然的就會聚集起來,從一開始的一兩個很快的就來到二三十個。
 
「最早的時候,我們是從帶著孩子拚基測開始的。」不像現在各書屋的孩子年齡段普遍落在幼兒園和國小,最一開始書屋帶的以國中生居多。
 
談到孩子年齡段的改變,阿潘說:「通常孩子們只知道學校老師用的方法,而且很難去違背老師的方法。」
 
這對孩子的自主學習發展的影響很大,孩子會認為只要完成老師的功課,學習就算有結果了,不會願意探索更深更廣的內容。再加上有些老師教的學習方式不一定適合每個孩子,更讓需要不同方式的孩子在學習上感到挫折,因此從小開始提供孩子不同的學習方式和習慣變的非常重要。
 
因為發現孩子們不是不會念書,而是不得要領,阿潘跟陳爸一起大量的蒐集各種資源,著手撰寫適合書屋孩子們的教案,這一寫就是三四年。
 
「是因為這段時間打下的基礎,讓我們有自信我們能夠『子自教』。」當時寫下的教案至今阿潘都仍在南王書屋繼續使用。
 
在帶孩子的過程中阿潘發現,年紀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和書屋老師建立情感連結,也越容易調整學習的習慣。
 
「當你從小去照顧這個孩子的時候,孩子跟你的情感依附會變得像對照顧者情感的依附,這個東西建立好之後,孩子會更把你的話放在心裡。不一定馬上有反應但會放在心裡。」
 
根據阿潘的觀察,大部分孩子的學習習慣到二年級就已經開始定型,到三年級就很難改變了。因此阿潘逐漸下修收孩子的年齡,漸漸的來書屋的孩子從小學高年級到國高中,下降為幼兒園到小學低年級。書屋的教學重心也從拚基測轉為從小開始讓孩子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同時也調整生活常規。
 
因為混齡的緣故,在人手不足時阿潘把原先的上課方式轉變為碎時學習,讓每個孩子在完成學校作業之外,將自己比較不足的部分補起來。
 
下一個階段,書屋希望能夠成立一所非學機構,一個屬於孩子的學校,不僅讓孩子都能自由的成長茁壯,也讓書屋老師能有下一個進程,有不一樣的教學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