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安泰銀行2022耶誕送暖 為孩子的書屋募款321萬
安泰銀行舉行孩有陪伴耶誕送暖活動。圖/安泰銀行提供 安泰銀行(2849)公益團隊探訪台東「孩子的書屋」大朋友小朋友們,用影片真實記錄書屋孩子們的日常生活點滴,讓更多人認識、支持、參與「孩子的書屋 」 ,希望激勵更多的熱情陪伴著偏鄉孩子的成長,改變他們的未來。 世界在翻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社會進步面向中,消除飢餓、普及教育及永續城市是民眾重視的議題。安泰銀行表示,在一次活動契機中認識了「 孩子的書屋」,書屋以23年來的堅持、陪伴,長期關注偏鄉地區孩子中輟、長輩獨居等現象,推展以青少年培力、社區發展共好等面向為主的行動願景,讓我們看到,台灣有越來越多的公益團體,正走在國際永續的路上。 安泰銀行用行動力挺公益,愛與分享平台持續推出關懷孩童「孩有希望」系列活動,2017年在全台最高公益平台推出首部「孩有希望」101公益快閃音樂會微電影,影片喚起社會大眾對偏鄉地區教育資源缺乏議題的關注與迴響,點閱率高達22萬人次。2018年的「孩有我們,聖誕許願樹」達成1,650個小朋友的心願、2019年的「孩有愛,一份愛心二份感動」以及2020年的「孩有未來,台北101秋季音樂會」,透過大眾媒體的力量,期待獲得更多社會大眾迴響。截至目前,合作的弱勢兒童服務計畫超過48個、...
【做自己的力量-迷人生活podcast】
在繁忙的生活中,有時我們會忘記值得被愛的背後,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是誰。 ⠀⠀⠀⠀⠀⠀⠀ 在放棄司法官考試回到台東與夥伴們一起扛起書屋的這三年,時常與自己對話的彥翰發現:小時候當法官的夢想,原來是源自於兒時與陳爸的互動,比法條更迷人的,是對充滿愛的環境與氛圍的印象。 ⠀⠀⠀⠀⠀⠀⠀ 書屋就像是質地漂亮且純粹有厚度的白紙,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顏料,全部塗上去就是一幅漂亮的畫,這幅畫的創作過程是如此的迷人。 ⠀⠀⠀⠀⠀⠀⠀ 做自己就很有力量,但要如何拿掉身上的框架,如何將自己淘洗乾淨並不容易。 邀請大家來聽聽彥翰分享書屋是怎麼努力往這方向前進的: ⠀⠀⠀⠀⠀⠀⠀ Apple |https://apple.co/3SZE33k Firstory|https://bit.ly/3VrNBpp Spotify |https://spoti.fi/3rOzKvS KKBOX|https://kkbox.fm/Ay0Gnr ⠀⠀⠀⠀⠀⠀⠀ - ⠀⠀⠀⠀⠀⠀⠀ 節目中提到的,書屋獨立出版繪本《去海邊玩水》 https://www.bookhousestore.com/product/detail/817327
重建20年起家厝,陳彥翰接棒陳爸精神,催生「2.0」版孩子的書屋
2019年,「孩子的書屋」創辦人陳爸意外驟逝,外界一片譁然惋惜。年僅28歲的陳彥翰接棒父親的工作,扛起重責。3年後,他帶領孩子的書屋迎來創辦20年,為起家厝「建和書屋」展開募資計畫,「透過募資計畫,我們想把孩子的書屋真正的精神重新向大家訴說,不忘最初的本質。」陳彥翰說。 「孩子的書屋」創辦人陳爸意外驟逝。年僅28歲的陳彥翰接棒父親的工作,扛起重責。 攝影/張皓婷 今年3月,孩子的書屋發起《下一個20年,建和書屋重建集資計畫》,在各界響應下,僅僅一個月又一天就順利達標。孩子的書屋透過群眾集資,梳理起家厝「建和書屋」20年來累積的故事,同時希望讓更多人理解,孩子的書屋不只是陪伴孩子的課輔班,還是「社區的書屋」。 2006年建和書屋在陳家巷口落成,成為孩子專屬空間。 孩子的書屋提供 從受傷的孩子開始,看見受傷的大人 1999年陳爸陳俊朗帶著兩個孩子返回台東建和部落,看見許多單親、隔代教養或經濟弱勢的孩子缺乏照顧、時常餓肚子,因此敞開自家庭院邀請孩子們下課後來寫功課、聽故事,確保這些孩子有人陪、有飯吃。 一開始有些居民不明白陳爸的目的,書屋的作法彷彿隱約暗示部落現有教育不足、做法不佳,一度引來不解質疑。但陳爸沒有灰心,他帶著孩子彈吉他、打球,做運動,用陪伴和身教讓他們不至走偏。 陳爸的付出始終有個人在旁看著。就住在附近、居民極為敬重的部落耆老 Paktaw...
【喻言‧台灣小鐵粉Instagram 網站】x孩子的書屋_20220526公益企劃
感謝【喻言‧台灣小鐵粉Instagram 網站】 發起_喻言25歲生日應援20220526公益企劃, 關注弱勢小孩餐食營養均衡, 讓孩子在成長的路上有溫暖且順利茁壯。 本活動以【喻言‧台灣小鐵粉言絲夥伴們&喻言】共同名義, 募得總金額 10,474元。 捐給孩子的書屋_營養晚餐計畫, 作為我們中央廚房製餐、食材採買之用途。 感謝您們對書屋的關懷, 感謝每一位默默支持書屋信念的夥伴, 孩子的書屋會繼續堅持下去。
【幸福密碼】
你知道書屋的幸福密碼嗎? 已經達成募資目標的建和書屋,會改建成什麼模樣? 陳爸說,人生有三件事一定要做,是哪三件? 感謝《幸福密碼》節目的邀請,讓書屋有這樣的機會,把故事和歌說給大家聽、唱大家聽。 -在這裡面你能夠聽到– 一幅很美的畫面:「長大的過程裡在心底留下一個畫面,讓面對人生時更能有希望。」 一段很有愛的等待:「不用聽話,不用乖巧,誠實面對自己就好」 以及,一份很深很深的愛:「我能夠陪你就是現在,現在的傷癒合了,但人生中仍會遇到更多結構性的問題,所以我要的是改變這個社會」 教育廣播電台線上收聽: https://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6 人基會網站線上收聽: https://www.ddhsif.org.tw/grow_detail.php?id=5366
歐德集團【123】一起做公益,員工捐款企業響應
【公益123計畫】一起關懷協助弱勢族群,讓社會更美好 歐德傢俱「公益123計畫」,由董事長拋磚引玉鼓勵、帶動集團所有同仁參與公益活動, 期盼透過一起關懷協助弱勢族群,讓社會更美好。 只要同仁捐款予公益團體,歐德集團即相對提撥一倍捐款支持同一個公益團體, 感謝歐德集團鼓勵同仁做公益,捐款支持孩子的書屋。
傳遞善意的獎項,書屋得獎了!
與長期支持書屋的朋友分享 今年(2020),孩子的書屋獲得第六屆傳善獎 特別在這一年,有許多朋友都很關心我們 獲獎不只是獎金的挹注, 更重要的是告訴大家,書屋團隊會持續前人步伐, 繼續努力,而且會走得更堅定! 謝謝傳善獎的肯定和鼓勵,也恭喜其他得獎單位 孩子的書屋會秉持陪伴社區孩子的信念,和孩子一起走自己的路。 - 申請方案:在地共好-台東教育基地的創生 介紹及提案簡報影片:https://youtu.be/6HwBzFysK4A - 傳善獎第六屆完整得獎名單 得獎名單請看官網: https://lihi1.com/0YwLp 長文詳情請看Blog: https://pse.is/td7g4 機構懶人包請看IG: https://reurl.cc/6lyb2V - #孩子的書屋 #書屋二十年 #社福界米其林指南 #傳善獎 #叩關多次 #謝謝肯定與實質挹注 - 媒體報導|經濟日報 【社福界的米其林指南 第六屆傳善獎八家獲獎】 https://lihi1.com/QsnHm
陪小孩作夢,也陪農夫圓夢!孩子的書屋契作友善百香果,地方轉型動起來
「我繼承了爸爸的志業,我和他共同最終願望是:這世界能夠不再需要書屋。」孩子的書屋創辦人陳俊朗去年驟逝,兒子陳彥翰接續父親的理想,透過九座書屋,提供數百個台東孩子營養的食物,及自由作夢的空間。 除了陪伴小孩,書屋也陪伴在地農友轉型友善耕作,契作的友善百香果豐收上市,除了用在書屋經營的咖啡店甜點與飲料,也歡迎外界購買。從照顧孩子到協助地方,陳彥翰表示,希望能讓更多家庭好好照顧孩子,「比起書屋變多,我們更希望,未來每個孩子都能在充滿愛的環境下,自信快樂的長大。」 孩子的書屋現任董事長陳彥翰(左)、員崇果園主人張員崇(右)(攝影_林怡均) 說故事孩子王、建立九大書屋,陪伴台東大知本地區孩子 「孩子的書屋」位於台東大知本地區,創辦人陳俊朗(孩子暱稱「陳爸」)20多年前,帶著兩個孩子在台東定居落腳,由陪伴自己孩子,延伸出其他孩子也能一起來的書屋。 至今大知本地區共有九間書屋,目前有兩百多位孩子,年紀從幼稚園到高中不等。只要是有需要協助的孩子,放學後可以安心在書屋寫功課、看書,玩音樂或是運動,不用擔心沒有家長陪伴。 號召五百位志工一同建成的青林書屋,內有書櫃、溜滑梯(攝影_林怡均) 書屋是兩百多個孩子的第二個家,甚至配備中央廚房,為九座書屋的孩子準備晚餐。在書屋幫忙超過十年的吳金滄表示,「對很多書屋孩子來說,營養晚餐是一天最好的一餐。」吳金滄說著,當地家庭狀況都不同,...
台東書屋父子傳承 翻轉黑孩子宿命
《遠見》原始報導連結 2020-03-31 荒田裡的青林書屋,是陳爸陪著「黑孩子們」一磚一瓦打造。 陳彥翰父親20年前創立台東書屋,給了偏鄉孩童一個聽故事的避風港,幫助近3000個學童。經歷父親驟逝,陳彥翰決定扛起父親遺願,幫助更多黑孩子們除掉孤寂之刺,希望有一天書屋可以消失! 快一年了,孩子的書屋創辦人「陳俊朗」三個字,在台東那間三合院老厝裡,依然是難以承載的悲痛。 遺照裡的陳俊朗,看起來一如往昔,笑得淡然,年近80歲的父親陳基傳看著遺照,已老淚縱橫。憶及去年7月4日,向來孝順的陳俊朗,卻連一句道別也沒有,心肌梗塞,就這麼走了。 「小乖(陳俊朗長子陳彥翰)說要接手書屋。我雖然沒說不好,心裡其實不願意,」陳基傳說。 「當初阿朗(陳俊朗)為了照顧書屋這些囝仔,自己幾百萬積蓄花光不打緊,搞到後來,還負債累累。我捨不得他這麼累,他卻說,『阿爸,我不做,這些囝仔怎麼辦?』」 孤寂吞噬,打架是唯一社交 陳基傳心裡也明白,若沒有陳俊朗,沒有書屋,這群被家庭、學校、社會放棄而無助的孩子們,終有一天,會被盤踞心底的孤寂黑洞給吞噬,一旦自我放棄,人生恐再無希望。 父親驟逝後,陳彥翰一度猶豫要不要繼續經營書屋,正因為同樣親歷過那種被孤寂包圍的無助,將心比心,最後決定承接下重擔。 「我小時候口吃很嚴重,」從小,陳彥翰就是個敏感的孩子,...
陳俊朗與陳彥翰 愛無所畏 他是我老爸
2019年7月5日傍晚,台北101外牆亮燈「陳爸 陳俊朗、李承翰警員,謝謝您們的愛,愛著這片土地。」繁華喧囂的台北,這晚,令人動容。兩位平民,在同一天離世,同樣用生命守護台灣。 其中,陳爸 陳俊朗,「孩子的書屋」創辦人,因為放不下台東弱勢孩童,在當地犧牲奉獻20年,本來就不有錢了,寧可再散盡家財,也不放棄任何人。2019年7月4日陳爸心肌梗塞、送醫途中過世,年僅55歲,留下9間書屋的60多位員工和200多位孩子。 沒時間難過!趕鴨子上架的28歲英雄 陳爸在世時,其實已經安排長子陳彥翰接棒,當時規劃用5年時間穩紮穩打,等陳彥翰30歲時,正式接下使命。但陳爸驟逝,陳彥翰沒有太多時間難過,也沒有逃避和喘息的空間。父親的「孩子的書屋」是甜蜜的重擔,也是他最重要的任務,他一肩扛起,提前3年獨挑大樑。 照片來源/104掌聲 對年輕尚輕的陳彥翰來說,壓力怎麼可能不大! 過去,他戰戰兢兢,只敢做小的決定,「錢是大家的善款,背後是幾百人、幾千人的心意,不能隨便用。該買這批貨?該和這位農戶契作?一次就幾十、幾百萬,每個決定都關乎太多人。如果因為我的操作和判斷失誤,就會對不起大家。」 他也知道自己趨向保守,總覺得組織經營不能如此。「情感上會有很多掙扎跟碰撞,有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