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動態

環島,騎出自信

給偏鄉孩子一個『勇敢做夢』的人生高度

體重破百的庭光,面對從四重溪到南迴最高點壽卡長達四十公里的陡坡,淚水忍不住奔出來,嘴巴還一邊鞭策著自己:「殺!殺!殺!」,前一天才發燒的他說什麼都不認輸,低著頭咬著牙,說什麼也要往上衝,他一定要突破自己從來不曾面對過的困難! 單車環島,在位於台東的「孩子的書屋」是每年暑假的重頭大戲,是一趟開發孩子意志力變得更勇敢的旅程。這些孩子多半不是來自於一般的幸福家庭;其中因為家庭功能破碎沒人管,學校也放棄的孩子占比甚高。 由於台東偏鄉缺乏就業機會與社會資源,青壯年必須離家赴西部都會工作,他們在社會底層勉強謀生,生下孩子後,不得不送返台東隔代教養;也不乏因為在都市失業,返鄉仍找不到工作,天天酗酒的父母...

看到我住的社區變得更溫暖…

彥諦,陳爸次子談書屋

資源被善加分配到需要的人上,最重要的是,有愈來多的人真正的體會到互助的精神並付諸實踐! 這點讓愈來愈多的家庭和不同人因此走向更好的方向… 我是陳爸的兒子彥諦。對我而言,我從小就是跟書屋一起長大的,雖然書屋創立時年紀還小,當時只是懵懵懂懂的參與幫忙,但因為爸爸對理想的堅持,直到現在,書屋仍一直陪伴著我。 坦白說,現在的我還沒辦法聽懂爸爸百分之百的想法,但我看到我住的社區變得更溫暖,資源被善加分配到需要的人上,最重要的是,有愈來多的人真正的體會到互助的精神並付諸實踐! 這點讓愈來愈多的家庭和不同人因此走向更好的方向,就像書屋的標語一樣:「愛,無所畏」,大家懂得把愛分享出去,...

找到自己的價值

阿娘、陳爸、革命夥伴的同儕 By 汶軒

我在國三那年進入書屋。 當時,學校老師都以體罰方式來教我,因為老師說:「我只管前十名的同學,其他後面的要自生自滅是你們的事。」甚至看不起我,也不讓我去問他功課,所以我只會問同學,有時候也覺得,乾脆擺爛算了。 家裡的人也不知道該拿我怎麼辦,他們只會覺得我考得很爛,讓他們抬不起頭,雖然我父母都很愛我,但是他們的教導方式是不會鼓勵我的,而是希望在他們謾罵之餘,我就能夠奮發向上。在基測前三個月前,我在放學跟著同學到書屋後認識了陳爸。 其實一開始跟著同學到書屋,只是想去跟同學打屁聊天,可是看到他們在書屋每個人都埋頭苦幹,努力讀書,就很想加入他們。只是我不敢開口,那時候不認識陳爸還會有點害怕,...

同心協力的夥伴是我最好的補給品

一陣風吹得種子更高更遠 By高鏞(大學生)

國中一年級時,我進入書屋,對書屋的第一印象是陳爸那親切溫暖的笑容,我很喜歡陳爸的幽默,有時是自嘲或是誇張的舉手投足,讓大家總是毫無地捧腹大笑,陳爸找尋各式各樣的方法來陪伴我們、教導我們學習,甚至還帶著我們一起運動、打拳擊,讓我的視野變得更寬廣,心變得更堅強。 我參與過書屋許多活動,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單車環島之旅。為了能有足夠的體力和耐心去挑戰單車環島之旅,我們在事前做了許多準備,只要有時間就會從台東騎到花蓮玉里或從台東騎到墾丁等較短程的單車練習,從練習中增強大家的體力和毅力。 我很幸運可以參加單車環島,沿途,許多鬼斧神工般的美景印入腦中,每次只要回想起來都歷歷在目,心情就特別開朗;,...

照顧上千書屋的孩子甘願負債

中國時報 林郁平/台北報導 2013年07月18日

全新考驗《愛。無所畏》新書發表會17日在台北舉行,書中敘述「孩子的書屋」創辦人陳俊朗(左)、上千個台東孩子與數十位陪伴者的故事,他們將在下周挑戰自行車環島。(張鎧乙攝) 「其實我常常也想放棄!」台東「孩子的書屋」創辦人陳俊朗,十三年來花光積蓄又負債,照顧一千多個「別人的孩子」,雖然經歷口袋只剩四十七元的窘境,他堅持讓這些被外界認為的壞小孩,也有做孩子的權利。 《愛。無所畏》 細述陳爸故事 曾任新新聞總編輯的古碧玲說,當她聽到「陳爸」的故事,從新聞工作者角度一度懷疑這是真的嗎?等她到書屋陪伴、觀察後,深深被陳俊朗無所畏懼的態度感動,閉關一個月內,寫下這些缺乏應得的愛,被家庭、...

不當大哥 他為台東孩子造書屋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單車環島是「孩子的書屋」每年暑假重頭大戲。圖中為創辦人陳俊朗。 台東教育發展協會/提供 「一個孩子是家庭的事、學校的事,也是社區的事!」台東縣教育發展協會創辦人陳俊朗,以十三年的時間,在台東創辦了十間「孩子的書屋」、陪伴上千個遭家庭、學校放逐的孩子。新書「愛‧無所畏」,記下他為孩子打造「幸福莊園」的故事。 二○○○年,曾混跡江湖、經營特種行業的陳俊朗,為了兩個兒子金盆洗手,返回台東老家。某天,他在自家庭院彈吉他,樂聲引來一名孩子。共處一晚後他發現,這孩子已三年沒吃過晚餐了。 台東缺乏就業機會,許多父母丟下孩子到西部賺錢,讓孩子長期缺乏照顧與愛,遭家庭、學校放逐。...

台東書屋愛無限 陳爸帶弱勢童環島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

孩子的書屋創辦人陳俊朗在台東投入陪伴、輔導孩子的工作,並成立「孩子的書屋」,這感人的故事集結成書並在昨日舉行記者會。創辦人陳俊朗(中)並預計與孩子們出發環島,訓練孩子的堅毅與韌性。(記者劉信德攝) 台東孩子的書屋「陳爸」陳俊朗和夥伴們,長達十四年照顧數千名弱勢學童的故事,被寫成「愛,無所畏」新書,要讓陳爸的這份傻勁傳到全國,鼓勵更多有心人關心類似有需要的弱勢孩子。 14年照顧後山千名貧童 本報教育園丁專欄曾報導過陳爸的愛心故事,引發熱烈回響,昨天陳爸拖著生病的身體,和書屋老師、學童一起從台東北上參加記者會,除表達感恩之意,也預告書屋每年暑假的單車環島一千公里挑戰自我之行,...

切蛋糕了!

書屋孩子的小確幸

每個孩子的誕生,都是一個美好的祝福。捧著這些寧馨兒,嗅著他們身上的乳香,做父母心中的永遠銘記著寶貝報到的那一天。 然而,有些孩子卻是在不被祝福之下來到世間,沒有人記得他們的生日,即便記得,大人們也沒有閒情逸致幫孩子過生日。這樣的孩子來到書屋,終於享有生日那個月切蛋糕、領受被眾人圍繞唱著歌祝福的喜樂。 書屋中央廚房的烘焙大姊林美智拿出在五星級飯店研發甜點的手藝,絞盡腦汁每個月都要端出一個色香味俱全的獨門蛋糕。她的蛋糕好像加了獨家秘方似地,一吃就會讓人一口接一口,即使是怕胖的大人也管不住嘴饞。所以,林姊的蛋糕通常當場沒吃到,就只好等下個月了。 圍繞著這「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穠麗甜香的蛋糕,...

微笑!台東!

黃秉德(政治大學NPO-EMBA平台計畫主持人)

到台東了。飛機緩緩下降,下方白色浪花撫弄著美麗海岸,像串珍珠鍊輕輕地撩撥少婦美麗的頸項。見到精神飽滿的阿朗和他揮汗的夥伴,也與羞澀但掩不住開心的小孩輕聲招呼。溫暖的台東,總讓我這個北部人熱得軟懶酥麻。 台東的美麗景觀,掩蓋不了背後的憂愁。 本書一一介紹書屋的老師及孩子們,這令人動容故事的背後,透露出偏鄉或邊緣社區的無奈:地方產業停滯、青壯人口外移、社區與家庭功能萎縮⋯⋯。地方中小學對於這群弱勢學童,也常有心無力。而四十年前已存在之各大院校山地服務隊,至今仍年年招生、常常獲獎,卻改變不了其投入偏鄉工作徒勞無功的事實。 「孩子的書屋」成為台灣「弱勢社區再生」的新指標,創造新的社區活化模式。...

從孩子的興趣開啟他們學習的路徑

在主流教育中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恬然進入的 許許多多你我想不到的因素與問題 隔絕了偏鄉孩子通往主流教育的路 這些孩子被老師貼標籤,被其他孩子歧視 往往徒有一身蠻力. 小潘從小被父親扁到大, 從不敢正眼瞧人. 他的拳頭既大且硬, 隨手揮一拳,保管叫對方皮開肉綻 他被準幫派老大吸收成小儸儸 耀武揚威地替老大圍事. 當書屋有了拳擊課程, 像小潘這樣的孩子有了不一樣的機會。 初練拳擊的孩子,不少頗缺乏自信的長期被欺凌者。 多元教室練習場上,一位瘦弱的男孩格外特別。 這位弱小的國三生,剛來時都不講話; 而今,打得好,進步快,體格變強,還長出一點肌肉, 逐漸養出自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