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動態
柔軟的心
從尖銳的外表下發掘一顆美麗的心
多年來,書屋陪伴的孩子們,常因為在家庭與學校裡得不到完善的照顧與溫暖,進而發展出一些帶刺的個性來保護自己那脆弱的心,而國中班的小翰,就是這樣的孩子。 學校老師眼裡的小翰,是被歸在「不乖」的那類,曠課、說髒話、流連網咖…怎麼看都是叛逆的,但是,書屋老師看到的他卻不一樣,由於從小缺乏家人的關懷與陪伴,除了流連網咖以外,找不到自己的歸處,漸漸變成一個渴望被愛的孩子,但好在,有書屋。 小翰來書屋已經第五年了,書屋老師疼愛他、關心他、重視他內心的需求,並且從他身上發現了好多美麗的一面:包括聰明、有主見、學習力強、而且貼心。獲得肯定的小翰,於是逐漸安定下來,開始協助老師幫忙帶書屋的弟弟妹妹,...
陪伴的定義
除了守護,更重要的是用心
今天要說的故事,有兩位主角,一位是纖弱的小婷,另一位是性格的逸群老師。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小婷在這趟環台的第一天,就被隨行的醫療組老師發現她走路跟騎乘的姿勢都不對勁,果不其然,第一天就開始落隊,而她的膝蓋也痛起來,「她的走路姿勢長期不正確!導致她腿部的肌肉群發育不完全,施力點錯誤,難怪會痛!」醫護老師如是說。但旅程才剛開始,小婷也不想就此放棄,於是醫護老師仔細地為她的膝蓋冰敷,並裹上醫療膠布固定,並時時注意她的狀況,希望她能撐過這 12 天。 但疼痛的出現是難以預測的,小婷的膝蓋狀況時好時壞!雖然她非常想回到車隊跟大家一起騎車,但老師為了確保她的健康平安,...
孩子,別放棄!
不論前方的路有多苦,我們都會陪伴你
有著瞇瞇眼的小耀,在書屋老師眼中是很有思緒、很主動學習的孩子。其實在這次單車環島之前小耀就已參加了學校的柔道課,原本是無法與車隊同行的,所以環島前幾次車訓他都沒有參與練習,但隨著車隊出發去環島的時間逼近,他心中對環島的想望越來越大,終於,在出發前一週,小耀在老師的支持下,向柔道教練請了假,與車隊一同踏上環島的旅程。 但沒有參與訓練,體能還是有差的!體力不夠的小耀,一開始就落隊了!雖然他原本就沒自信能騎完 1000 公里環島,但一連落隊了好幾天,不論怎麼拼命追趕,就是追不上車隊的速度,這讓一向不服輸的小耀感到挫敗極了,漸漸,他開始萌生了放棄的念頭… 終於,環島旅程第六天的上午,...
不要放棄!
不論多辛苦,我們都會帶著你一起前進
有著瞇瞇眼的小耀,在書屋老師眼中是很有思緒、很主動學習的孩子。其實在這次單車環島之前小耀就已參加了學校的柔道課,原本是無法與車隊同行的,所以環島前幾次車訓他都沒有參與練習,但隨著車隊出發去環島的時間逼近,他心中對環島的想望越來越大,終於,在出發前一週,小耀在老師的支持下,向柔道教練請了假,與車隊一同踏上環島的旅程。 但沒有參與訓練,體能還是有差的!體力不夠的小耀,一開始就落隊了!雖然他原本就沒自信能騎完 1000 公里環島,但一連落隊了好幾天,不論怎麼拼命追趕,就是追不上車隊的速度,這讓一向不服輸的小耀感到挫敗極了,漸漸,他開始萌生了放棄的念頭… 終於,環島旅程第六天的上午,...
蘋果特寫:「信妳能辦到」母女天天fb打氣
蘋果日報 ╱台東報導 2013年08月22日
馬芷芸.12歲.來書屋3年 在書屋老師眼中,小芸過去是缺少自信與安全感的小女生,出發前,她對自己能不能騎完,並沒有把握。當車隊抵達終點時,小芸媽媽驕傲地對她說:「我一直相信妳辦得到。」 小芸說,2年前開始騎車只是為了減肥,沒想過有一天能騎車環台,唯一小遺憾是西濱公路苗栗後龍好望角的上坡路,她無法征服不少車手眼中的「好漢坡」,最後一段不得不牽車走上去。除此之外,小芸跟所有人一樣,咬著牙騎完全程。 「立志當烘培師」 小芸媽媽在台北工作,母女聚在一起的時間不多,這次媽媽每天透過臉書幫女兒打氣,最後一天特地請假回台東迎接女兒(圖),讓小芸感受渴望多時的關愛。騎車不僅幫助小芸建立自信,...
蘋果特寫:隨隊全程騎完 9歲囝仔沒在怕
蘋果日報 ╱台東報導 2013年08月22日
林子耀.9歲.來書屋3年 9歲林子耀(圖)不僅是今年「孩子的書屋」單車環台車隊年紀最小,而且不論上坡路段多長、多陡,都堅持「騎」完全程。不過他不好意思的說:「騎了幾天真的很累,有天差點爬不起床,不過後來習慣了就沒再賴床。」 子耀的父母全程陪伴,卑南族的爸爸擔任前導車司機,阿美族媽媽負責交通管制。林爸爸小時候不愛念書,曾是被老師放棄的學生,不希望子耀步上自己後塵,一路陪著子耀成長。車隊最後一天遇上大雨,林媽媽騎機車,堅持不穿雨衣,要跟孩子一起淋雨前進。 多摔幾次就會了 幼稚園學會騎單車,而且幾乎是無師自通,子耀勇敢地說:「不難啊,多摔幾次就會了。」上小學開始跟書屋的哥哥姊姊騎長程,...
蘋果特寫:不惹事不怕事 拳擊小子護弱者
蘋果日報 ╱台東報導 2013年08月22日
潘振亦.15歲.來書屋6年 潘振亦(圖右)從小學3年級就到書屋,他不諱言,小時候常與同學發生肢體衝突,升上國中後,陳爸先教他搏擊,原本目的只是健身與防身,後來林明煌教練問他有沒有興趣接受正規拳擊訓練,他的人生才有重大的轉變。 已經改掉壞脾氣 學拳擊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強者,而是為了保護弱者,陳爸教的「不惹事,不怕事」一直銘記在潘振亦心中。他說,小時自己脾氣不好又好強,同學間有事,總想以打架解決,如今若有人挑釁,他會盡量忍讓,但若看到有人欺負弱小同學,他會挺身而出,絕不怕事。 去年參加全國總統盃拳擊賽,潘振亦拿下國中組第3名,但今年的全中運,他認為自己賽前準備不足,第2場就落敗。...
蘋果特寫:意外迷上射箭 神射手苦拼奧運
蘋果日報 ╱台東報導 2013年08月22日
林伯曄.15歲.來書屋3年 林伯曄(圖)學習射箭只有1年多,今年3月在台東中小學聯合運動會拿下第3名,天賦受肯定,暑假被選派到南韓交流。看到世界一流射箭好手的實力與心態,激起他的雄心壯志,期許將來能在奧運場上與南韓一較高下。 忍受孤獨學專注 書屋騎單車的小朋友佔多數,伯曄在國一首次參加射箭活動,很快就迷上這項需要忍受孤獨訓練、更多專注力的運動。為了學射箭,他轉學到台東體中,平常上課期間,每天練習3、4小時,例假日與寒暑假,平均每天練習9小時,他從不以為苦,因他已經找到人生方向。 學習射箭以前,伯曄從來沒想到將來長大要做什麼,如今他用堅定的語氣說:「希望將來能當奧運國手。」...
蘋果特寫:陳爸打造書屋 口袋剩47元
蘋果日報 ╱台東報導 2013年08月22日
台東孩子的書屋是「陳爸」陳俊朗一手打造,當年他毅然結束台北生意返回故鄉,原本只是想重建日益疏離的親子關係,一次偶然機緣,他發現周遭有更多需要關懷的弱勢孩童,於是成立書屋,陪伴這些孩子學習成長。 安排運動 音樂課程 第1間書屋2006年在知本建和社區成立,目前已擴展至10間,學生共340餘人,老師24人,外加10餘名工作人員。在陳爸的想法,書屋不只是提供孩子寫功課與念書的安親班,更重要的是陪伴孩子成長,除了正規教學,另安排運動、音樂與烘焙等多元課程,以彌補學校與家庭教育的不足。書屋的孩子還要利用假日進行社區服務,陳爸說:「孩子有所得,相對也要懂得付出。」 陳爸多年來不僅散盡畢生積蓄,...
蘋果特寫:「愛.無所畏」32童環台騎出自信
蘋果日報 王覺一╱台東報導 2013年08月22日
孩子書屋車隊7月底從台東踏上環島旅程(圖),8月初完成環台壯舉。 無畏烈日曝曬或風吹雨淋,台東「孩子的書屋」32名自行車隊成員利用暑假,在8月初騎完12天、1000公里的環台行程,以體力與意志力完成「愛•無所畏」的生命課程,用行動證明只要有信心,沒有不能達成的目標。 書屋車隊半數是小學生,年齡最小的還不滿10歲,不少人來自弱勢家庭,有的是受虐兒童,有的在學校遭到霸凌。書屋創辦人「陳爸」陳俊朗告訴他們,就算被家庭、學校放棄,也不能放棄自己。書屋透過運動與音樂的訓練,幫孩子重建信心,而騎車環台則是年度最重要的生命課程。 訓練2年才能上路 陳爸表示,要孩子從不會騎車到騎車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