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孩子本身的力量
本文作者:張峰銘 (建和書屋老師)
文中提及:陳冠儒 (教育中心組長)
「我想在建和操作民主教育,你要不要試試看?」冠儒問。
「去政大上課後,實驗教育(註1)和你原先期待有落差嗎?」稍微想想,我問。
「我覺得比最初的想像更好。」他回答。
那天,我們談到民主教育,實驗教育元素之一,對實驗教育毫無想像的我,不敢貿然答應,但夥伴的話,勾起我的興趣,
「或許,民主教育能給建和的孩子帶來甚麼。」我心想。
「你信任孩子嗎?信任到多少程度?」第一次籌備會議,冠儒問道。聽聞問題,心中閃過數種念頭,最後答案在心中自明,「不信任。」
從來沒想自己要做這樣的事情,要讓孩子自己決定一切,而大人不能介入。
這意味什麼?
孩子所有衝突、意外、行為,老師都不能處理,要讓團體的問題,交給團體解決。
那麼,如果他們爭吵打架受傷怎麼辦?如果他們衝出馬路發生車禍怎麼辦?如果他們從樓梯跳下骨折怎麼辦?如果……
總之,心中有太多擔憂,但事情還沒開始,
我只能告訴自己,一定要信任孩子。
「減少『不行』、『不可以』等字眼,嘗試用提問的方法」、「不要主動介入孩子之間的糾紛,不可能替孩子處理所有事情」、「孩子會有這些行為是完全正常的」
……前往書屋路上,心裏時刻提醒自己。
然而,當抽去老師的「權柄」,孩子的問題、狀況也一一浮現。
一進現場,看到書屋的「慘況」,滿地的垃圾、被毀損的玩具、未洗的廚具和混亂的個人物品,加之孩子肆無忌憚的咆哮吼叫,硬生生將出門前給自己打的強心針狠狠拔出,
「峰銘!他剛剛踢我!」
「老師有人不給我騎腳踏車啦!」
面對毫無間斷的狀況,只能克服內心的衝撞,並無數次回應:「你們有問題請在討論會提出,我們不會幫你們處理!」
一切,都在討論會籌備期間,日復一日發生,我開始懷疑,實驗教育是否言過其實?它真有足夠力量給孩子帶來改變嗎?
熬過內心無數衝突,終於來到第一次民主教育-生活討論會,當主席宣布會議流程,成員開始提議,孩子提出的問題告訴我,他們是知道的,我才意識到,他們並非對生活漠不關心,只是我們從未給他們足夠安全與被信任的環境,讓他們說出。
逐漸地,經過一個多月討論會後,孩子的問題,從「老師幫我」,變成「下次我要提這個!」我想,並非實驗教育有力量給孩子帶來改變,而是孩子自己就有足夠的力量面對問題,我們只是在一旁的協助者,討論會只不過是一種方式,我該相信的並非方式,而是孩子本身的力量。
(註1)
今年(2020)三月,建和書屋師生們開始一起練習「民主教育-生活討論會」。
此文邀請建和書屋的張峰銘老師,書寫自籌備到實施過程中,個人的觀察與心境,娓娓道來的文句是來自現場的聲音,真實動人。
實驗教育為一教育專有名詞,非指老師將孩子作為實驗對象。無論是新採用的民主教育-生活討論會,或者堅定不變的安穩陪伴,書屋的初衷未改,以孩子為出發,好好地陪他們走一段路;幫助每個孩子看見自己,相信源於自己的力量。至於百花齊放的教育方式孰好孰壞,讓孩子決定,在旁協助的大人,隨時接受挑戰與改變,心存善念、盡力而為便是。
文中提及的冠儒為書屋新設立的教育中心組長,協助並支援各書屋現場的教學與陪伴。
更多關於「民主教育」:讓教育發生在生活中
支持書屋,讓好的堅持繼續
線上定期定額捐款,請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