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堅持與勇敢,是我們的共通語言 2014-06 Cheers雜誌165期

盧彥勳 X 陳聖凱 X 陳俊朗

圖片來源:廖祐瑲 陳聖凱,七年級的社會創業家,其創辦的以立國際服務(ELIV)擁有獨特營運模式,由報名者自付團費(包含機票、食宿、行政費用及建材費),到開發中國家擔任興建房舍或耕作的志工,不接受贊助或捐款,志工團目前已遍及柬埔寨、印度、內蒙古、緬甸、尼泊爾、泰國以及雲南等地。 陳俊朗,台東「孩子的書屋」創辦人,提供台東縣家貧及社會邊緣的小孩課後輔導及生活教育,彌補偏鄉教育資源之不足,目前已在台東偏鄉部落建立8間書屋,皆為租借而來。 今年,書屋獲得善心人士提供土地,陳俊朗邀請盧彥勳、陳聖凱一同為建造書屋募人、募款,他們3人的合作可以激盪出什麼社會參與的火花? Q:什麼樣的機緣下有合作機會?...

盧彥勳 挺台東「孩子的書屋」

中時電子報作者: 林郁平╱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2014年4月21日

「網球一哥」盧彥勳將網球視為人生的模擬,堅持了13年,即使在球賽中的每個喘息空檔,他都認真去體會;台東「孩子的書屋」創辦人陳俊朗,14年來同樣無怨無悔的陪伴了4000多個孩子;2個人為了替偏鄉的孩子建書屋,日前首次見面,彼此為對方的堅持而感動,互相激勵。 14年前由「陳爸」陳俊朗一手創立的「孩子的書屋」,是台東弱勢孩子的避風港,但大部分用地飽受租約期限之苦,經常要為尋覓新址而煩惱,今年總算獲得善心地主允諾提供僅收取象徵性租金的土地,陳俊朗計畫募款「愛心磚」建造1棟屬於書屋的土磚生態屋,並將與「以立國際服務」的志工合力完成。 月初,盧彥勳專程到台東替書屋義務拍攝廣告,以實際行動支持建屋計畫。...

募款建書屋 盧彥勳無償代言

中國時報 莊哲權/台東報導 2014年04月04日 04:09

愛心無價 台灣網球一哥盧彥勳到台東拍攝代言廣告,與書屋的孩子快樂互動。(莊哲權攝) 台灣網球一哥盧彥勳3日到台東太麻里,為「1加1建屋幸福專案」無償拍攝代言廣告,以行動支持照顧偏鄉弱勢兒童,他說,書屋精神讓他感動,呼籲大家將1顆顆愛心化作1塊塊土磚,幫忙建造幸福書屋。 在台東太麻里「美和書屋」前的廣場上,盧彥勳像個大男孩在嬉笑聲教小朋友快樂打網球,他說,很久沒有跟小朋友接觸,1天下來,讓他有又回到童年感覺,這裡孩子精力很旺盛,互動零距離。 台東資源匱乏,以守護弱勢孩子為主「台東孩子的書屋」,14年來陪伴4000多個在陰暗角落裡受創身心靈,幫助他們重建信心,...

教孩子作獨木舟 約3年後航行環島

【聯合報╱記者潘俊偉/台東報導】 2014年02月23日

自製的手工獨木舟,昨天進行下水典禮,成員將漿直立,向大家致敬。 記者潘俊偉/攝影 台東孩子的書屋(舊稱建和書屋)以手工自製6艘獨木舟,未來將分3年培訓孩子,搭乘自製的獨木舟環台1周,讓每位從書屋出來的孩子,用自己的雙腳和雙眼親身感受自己的土地,真正做到「愛台灣」。 昨天下水的首批獨木舟有6艘,有別於陸地,海上航行更具有安全的考量及大自然的不確定性因素,書屋創辦人陳俊朗規劃,由書屋的孩子自行製作獨木舟,明年目標完成30艘,訓練30到50個孩子,駕駛獨木舟,環島航行1000公里。 陳俊朗表示,未來會以營隊的方式,先讓孩子手工製作小比例的模型手工獨木舟,等孩子們熟悉獨木舟的結構,...

蘋果特寫:「信妳能辦到」母女天天fb打氣

蘋果日報 ╱台東報導 2013年08月22日

馬芷芸.12歲.來書屋3年 在書屋老師眼中,小芸過去是缺少自信與安全感的小女生,出發前,她對自己能不能騎完,並沒有把握。當車隊抵達終點時,小芸媽媽驕傲地對她說:「我一直相信妳辦得到。」 小芸說,2年前開始騎車只是為了減肥,沒想過有一天能騎車環台,唯一小遺憾是西濱公路苗栗後龍好望角的上坡路,她無法征服不少車手眼中的「好漢坡」,最後一段不得不牽車走上去。除此之外,小芸跟所有人一樣,咬著牙騎完全程。 「立志當烘培師」 小芸媽媽在台北工作,母女聚在一起的時間不多,這次媽媽每天透過臉書幫女兒打氣,最後一天特地請假回台東迎接女兒(圖),讓小芸感受渴望多時的關愛。騎車不僅幫助小芸建立自信,...

蘋果特寫:隨隊全程騎完 9歲囝仔沒在怕

蘋果日報 ╱台東報導 2013年08月22日

林子耀.9歲.來書屋3年 9歲林子耀(圖)不僅是今年「孩子的書屋」單車環台車隊年紀最小,而且不論上坡路段多長、多陡,都堅持「騎」完全程。不過他不好意思的說:「騎了幾天真的很累,有天差點爬不起床,不過後來習慣了就沒再賴床。」 子耀的父母全程陪伴,卑南族的爸爸擔任前導車司機,阿美族媽媽負責交通管制。林爸爸小時候不愛念書,曾是被老師放棄的學生,不希望子耀步上自己後塵,一路陪著子耀成長。車隊最後一天遇上大雨,林媽媽騎機車,堅持不穿雨衣,要跟孩子一起淋雨前進。 多摔幾次就會了 幼稚園學會騎單車,而且幾乎是無師自通,子耀勇敢地說:「不難啊,多摔幾次就會了。」上小學開始跟書屋的哥哥姊姊騎長程,...

蘋果特寫:不惹事不怕事 拳擊小子護弱者

蘋果日報 ╱台東報導 2013年08月22日

潘振亦.15歲.來書屋6年 潘振亦(圖右)從小學3年級就到書屋,他不諱言,小時候常與同學發生肢體衝突,升上國中後,陳爸先教他搏擊,原本目的只是健身與防身,後來林明煌教練問他有沒有興趣接受正規拳擊訓練,他的人生才有重大的轉變。 已經改掉壞脾氣 學拳擊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強者,而是為了保護弱者,陳爸教的「不惹事,不怕事」一直銘記在潘振亦心中。他說,小時自己脾氣不好又好強,同學間有事,總想以打架解決,如今若有人挑釁,他會盡量忍讓,但若看到有人欺負弱小同學,他會挺身而出,絕不怕事。  去年參加全國總統盃拳擊賽,潘振亦拿下國中組第3名,但今年的全中運,他認為自己賽前準備不足,第2場就落敗。...

蘋果特寫:意外迷上射箭 神射手苦拼奧運

蘋果日報 ╱台東報導 2013年08月22日

林伯曄.15歲.來書屋3年 林伯曄(圖)學習射箭只有1年多,今年3月在台東中小學聯合運動會拿下第3名,天賦受肯定,暑假被選派到南韓交流。看到世界一流射箭好手的實力與心態,激起他的雄心壯志,期許將來能在奧運場上與南韓一較高下。 忍受孤獨學專注   書屋騎單車的小朋友佔多數,伯曄在國一首次參加射箭活動,很快就迷上這項需要忍受孤獨訓練、更多專注力的運動。為了學射箭,他轉學到台東體中,平常上課期間,每天練習3、4小時,例假日與寒暑假,平均每天練習9小時,他從不以為苦,因他已經找到人生方向。  學習射箭以前,伯曄從來沒想到將來長大要做什麼,如今他用堅定的語氣說:「希望將來能當奧運國手。」...

蘋果特寫:陳爸打造書屋 口袋剩47元

蘋果日報 ╱台東報導 2013年08月22日

台東孩子的書屋是「陳爸」陳俊朗一手打造,當年他毅然結束台北生意返回故鄉,原本只是想重建日益疏離的親子關係,一次偶然機緣,他發現周遭有更多需要關懷的弱勢孩童,於是成立書屋,陪伴這些孩子學習成長。 安排運動 音樂課程 第1間書屋2006年在知本建和社區成立,目前已擴展至10間,學生共340餘人,老師24人,外加10餘名工作人員。在陳爸的想法,書屋不只是提供孩子寫功課與念書的安親班,更重要的是陪伴孩子成長,除了正規教學,另安排運動、音樂與烘焙等多元課程,以彌補學校與家庭教育的不足。書屋的孩子還要利用假日進行社區服務,陳爸說:「孩子有所得,相對也要懂得付出。」  陳爸多年來不僅散盡畢生積蓄,...

蘋果特寫:「愛.無所畏」32童環台騎出自信

蘋果日報 王覺一╱台東報導 2013年08月22日

孩子書屋車隊7月底從台東踏上環島旅程(圖),8月初完成環台壯舉。 無畏烈日曝曬或風吹雨淋,台東「孩子的書屋」32名自行車隊成員利用暑假,在8月初騎完12天、1000公里的環台行程,以體力與意志力完成「愛•無所畏」的生命課程,用行動證明只要有信心,沒有不能達成的目標。 書屋車隊半數是小學生,年齡最小的還不滿10歲,不少人來自弱勢家庭,有的是受虐兒童,有的在學校遭到霸凌。書屋創辦人「陳爸」陳俊朗告訴他們,就算被家庭、學校放棄,也不能放棄自己。書屋透過運動與音樂的訓練,幫孩子重建信心,而騎車環台則是年度最重要的生命課程。    訓練2年才能上路 陳爸表示,要孩子從不會騎車到騎車環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