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書屋x書屋的舉重女神】

撰文者:林逸羣
《一本還沒看內容就很感動的書》
 
「逸羣,我可以捐書給書屋嗎?」佳晏問。
 
「你不要自己不看書就丟過來耶!」我像平常聊天一樣開玩笑的回覆。
 
佳晏,是一位正在外縣市念體育系的書屋大孩子,專長項目是舉重。
 
「為什麼想到要送書給書屋呀?」我繼續問。
 
「想說支持婞淳學姊出新書,想到如果要送書的話,送書屋很適合,因為我接觸運動的起點是來自書屋,以學姊的故事讓書屋對體育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往體育這條路發展,說不定書屋會有未來的奧運冠軍餒哈哈哈」佳晏說。
 
佳晏很幸運的可以作為郭婞淳 KUO, Hsing-Chun 的陪練員,練習佔據了她大部分的生活,每次的聊天,都覺得這個孩子又長大了,更多的關心家人、更多的承擔,也更成熟了。
 
《一起走一段路》
 
佳晏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到書屋,還不會騎單車,當時的她是一個比較沒有自己的孩子,總是其他人做什麼跟著做,因為大部分同學在書屋都有練單車,她也想跟同學們一起完成單車挑戰活動,所以開始練習騎單車。
書屋老師亨傑當時陪著佳晏,在溫泉書屋外一次又一次的練習起步,找機會給她自信,讓她看見自己能力很好的地方,雖然佳晏剛開始時常懊惱自己跟不上、學不會,但佳晏的堅持,不僅讓她學會了怎麼騎沒有輔助輪的單車,更讓她跟上其他人的速度與體能,最後完成環島挑戰,並開始參加書屋其他的運動,如游泳、射箭等等。
 
在亨傑的印象中,佳晏有一次很棒的轉變,那次的單車訓練為了增加趣味性規劃了分組尋找地點的比賽,佳晏跟亨傑同一組,其中一個指定地點一直找不出來,後來佳晏偷偷到亨傑的旁邊說她好像知道,那時候的她沒有自信,不敢向大家說出自己的發現。
亨傑就稱讚她,鼓勵她勇敢地說出來然後帶大家去,最後她真的帶大家找到了那個地點。這些生活中的各種小小機會讓佳晏的自信逐漸累積。
 
《沒自信的過去,其實遇不到一路上都很勇敢的你》
 
如果有人問:「佳晏,你是為什麼開始練舉重?」
 
可能大家聽過的答案是:「因為我舅舅在高中教舉重,所以就選擇練舉重。」
 
不過很高興問佳晏這個問題的時候,她給了一個更貼近真實的答覆:「那時候國一剛進知中,我被分配到最凶的老師的班級,有點害怕,就想說我對體育還有點興趣,還是去體育班好了。」
 
剛上國中的佳晏,好幾個週末在參加完書屋的活動,我正準備載孩子們回家的時候,都會問:「逸羣,可以載我去學校嗎?我們今天要練習。」
 
犧牲,是每個運動員再熟悉不過的生活,也自然而然的,佳晏勇敢地做出了選擇,一路到現在。
 
《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書屋精神》
 
對我來說,書屋就像是一種「不需要完美的文化」,最棒的地方就是「日常的存在,在生活中大膽做夢」,時常面對緊張與放鬆同時存在,每一位在書屋的大人或小孩,都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中,時時刻刻陪伴著彼此,確認我們都在生命中勇敢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