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屋的共同經營者-國高書屋】

在學校停課期間,有些孩子因為家裡沒有設備能上網課,書屋老師便開放書屋讓孩子們來使用電腦和平板。有的孩子因此上課在書屋,放學後也在書屋,一些原先在書屋看不到的生活習慣漸漸顯露出來:碗筷不收、垃圾亂丟、能躺則躺,呈現一個「沒大人管,這是我的小天地。」的狀態。彷彿國高書屋是個總會有人善後處理的「家」,有時喊孩子去收還會回嘴:「這東西又不是我用的,我才不要打掃」。
 
國高書屋的老師開始思索要用什麼樣的方式讓孩子懂得珍惜書屋給予的資源呢?國高中生的年紀,大多叛逆、耍個性、愛理不理,小學階段的陪伴方式需要轉化。從嘲諷、主動動手讓孩子一起到使出終極手段,漸漸地孩子開始把國高書屋變成想要保護及維護的秘密基地。甚至自發地出現自治會模式,衍生出一些孩子們自行訂定的機制,領導組織等概念也漸漸浮現。若不小心破壞了公共器材,孩子們會主動承擔,想辦法存錢或打工把破壞的器材修補好。節慶聚會期間,也會主動提議舉辦各種活動。有同學或朋友想進書屋,會主動提供對方在學校的上課表現、家庭狀況等協助評估。
 
這些讓國高書屋的孩子們一點一滴的累積出認同感,開始成為書屋的共同經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