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朗 300多個小孩的爸

自由時報 2013/3/18

記者林曉雲/專題報導


陳爸(右一)是書屋孩子心中的英雄,也是孩子的靠山,聽他講故事,大家聚精會神、笑得好開心。(記者林曉雲攝)

「剛開始為了挽回妻小,從酒店老闆金盆洗手,完全退出複雜生意圈,走入學校成為故事爸爸,每天幫兩個兒子說故事、教功夫、彈吉他、補功課…;結果孩子的同學來了,厝邊社區的小孩也來了,兩個變3、40個、上百個,到現在有300多個小孩。」台東「陳爸」原來是這樣「起家」的。

自己呷沒飽 養別家小孩

「陳爸」陳俊朗是台東縣教育協會理事長,很多人知道是在幫小孩課輔、提供晚餐,有老師顧,假日會辦活動,有人私下說:「就是那一個自己呷沒飽,還養別人的人。」

陳爸年輕時參加3次聯考都只考上私立大學,決定拒做大學生,在台北工作5年,娶妻生子後回台東,滿腦子只想著賺錢,「什麼工作都做,朋友找開情趣用品店,後來連酒店都開。」

但妻子卻帶著孩子回娘家,為了家庭完整,陳俊朗變成家庭主夫和社區爸爸,孩子都愛找陳爸。前5年,「陳阿公」的庭院是孩子的第二個家,「有人送了一堆書,本來想叫書房,但孩子們覺得『房』比『屋』難寫,就變成書屋。」

金庸筆下主角喬峰是陳爸的偶像,要當小朋友的英雄,不只是會說故事,也要會教功課,「國中二年級的數學竟難倒我,一氣之下,把小四以上的課本和參考書都買回家練功。」高中畢業的陳爸「讀通後」自編教材,用水火箭教反作用力,用投石車教槓桿原理,教孩子拖輪胎走路感受摩擦力,「和生活結合,孩子就會懂。」

書屋庇護所 小孩的靠山

陳爸也是孩子的「靠山」,「我也打過小孩,但當我看到大人打小孩是多麼『醜陋』,我就不打小孩。救不出被打的孩子,就打施暴的大人,一年賠10次,一次3萬元,賠到30萬。」家暴酒醉的父親持番刀追小孩到書屋,陳爸操「更大的傢伙」嚇退這些大人,「小孩知道逃到書屋就安全了。」

需要照顧的孩子快速增加,幸好有同樣理念和熱情的大人也出現了,來自台北、南投、高雄、澎湖及台東…,組織變大、開銷也變大,陳爸投入500多萬積蓄,還負債200多萬,借到沒人肯借,於是開始募款,現有企業認養部分老師的薪水,但還要努力募。

「前三年,錢用完了,妻子受不了離婚、朋友沒了,身體出現問題,覺得扛不動也撐不住。」有台東人形容,那時的陳爸像流浪漢,直到上帝找到他,「上帝說:『我的擔子是輕省的,當覺得雙手無力時,明天如何,力量就如何。』」

基督徒陳爸看到自己的使命,「300多個孩子是我負擔較重的家人,一群家人為一大群孩子做些什麼。」書屋開始種菜,自給自足,無毒有機,也讓孩子親近土地,並試著發展在地產業,創造工讀機會。

兩個兒子已讀大學,也已慢慢理解為什麼爸爸要當300多個小孩的爸。「我們想要改變孩子的生命,給他們希望…」協會每天中午輪流煮飯,做飯前禱告,書屋有很多願意為孩子付出的「陳爸」。


相關系列報導:
自由時報- 對抗家暴、學校暴力 幫孩子「打仗」 ( 2013/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