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堅持與勇敢,是我們的共通語言 2014-06 Cheers雜誌165期

盧彥勳 X 陳聖凱 X 陳俊朗

圖片來源:廖祐瑲 陳聖凱,七年級的社會創業家,其創辦的以立國際服務(ELIV)擁有獨特營運模式,由報名者自付團費(包含機票、食宿、行政費用及建材費),到開發中國家擔任興建房舍或耕作的志工,不接受贊助或捐款,志工團目前已遍及柬埔寨、印度、內蒙古、緬甸、尼泊爾、泰國以及雲南等地。 陳俊朗,台東「孩子的書屋」創辦人,提供台東縣家貧及社會邊緣的小孩課後輔導及生活教育,彌補偏鄉教育資源之不足,目前已在台東偏鄉部落建立8間書屋,皆為租借而來。 今年,書屋獲得善心人士提供土地,陳俊朗邀請盧彥勳、陳聖凱一同為建造書屋募人、募款,他們3人的合作可以激盪出什麼社會參與的火花? Q:什麼樣的機緣下有合作機會? 陳俊朗(簡稱陳爸):「孩子的書屋」要蓋房子,我知道以立都在國外為需要幫助的人蓋房子,就很喜歡這個想法;另外也希望藉彥勳的知名度來吸引社會大眾參與。 Q:3位代表不同模式的社會參與,各自出發點是什麼? 陳聖凱(簡稱陳):我決定成為社會創業家,是因為加入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與作家王文華成立的若水國際,接觸到社會企業;我2010年創辦以立國際服務,就運用社企概念經營國際志工服務。 很奇妙的是,國外志工可以教中文或教英文,但我們最常碰到的狀況,卻是當地缺乏蓋房子、種樹或挖水井的人,都是勞力的工作,以立不知不覺就塑造出海外勞動型志工的形象,也因為這個形象,連結到陳爸。有一群人願意自費去海外蓋房子,把這個模式搬到台灣來也很好。 我的社會參與方式希望能兼顧企業營運與自己的生活。我們是一間公司,同事或自己的生活需要被保障,如果不賺錢,過度投入,反而要被迫打退堂鼓了。 陳爸:我是商人,在偶然機緣下回到部落接觸到這些孩子,才發現他們這麼淒慘,晚上沒得吃,常常被打,一堆大人卻對這件事沒有感覺。我開始伸出手,可以拉幾個就拉幾個。他們沒飯吃,我給他們飯吃;他們課業有不懂的地方,我就去幫他們想辦法。弄到最後,好像我有這個責任,我把孩子當成夥伴、當成自己的孩子。沒錢,就把積蓄拿出來;積蓄用光了,開始借錢;借到沒有朋友可以借了,就開始寫計劃案募款。 盧彥勳(簡稱盧):我的動機比較單純。我的網球生涯受到很多人的幫助,自己也開始思考,是不是也要慢慢回饋給需要的人?我希望只要能力所及,就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Q:你們的參與方式很不同? 陳:這應該跟成長背景不同有關。我們的成長背景比較富裕,比較早想像工作跟社會參與的結合,不會覺得這是退休或有錢後才開始做的事。像彥勳現在有知名度,就用他的知名度跟人脈來幫忙募款。對我來說,我喜歡旅行,喜歡去觀光客沒辦法去的地方,結合生活和社會參與,這可能是兩個世代比較不同的地方。 陳爸:但我們3人共同的地方就是比較勇敢,對事情比較執著。我會做這件事是我自己的選擇。選擇是很簡單的,但是要堅持下去,不只需要勇氣,還必須有正確認識,知道即將發生什麼事。 盧:我們這個年紀,可以去挑戰以前沒人想到的事情跟做法。一開始可能不被接受,大家會問為什麼你不選擇穩定的道路來走?但不可能的事會發生,就是因為新的挑戰所造成的。我們3人都要考慮現實的一面,旁人也會給壓力,但都要自己承擔下來。 Q:「孩子的書屋」蓋房子計劃,具體目標是? 陳:希望今年有200個志工可以參與,從7月開始到9月,分梯次出發。 陳爸:經費粗估一坪大約10萬元,兩層樓共有100坪,所以需要1,000萬元左右的募款。 盧:我希望呼籲更多人關注、參與這個活動,日前才剛到台東書屋拍攝宣傳影片。我擔心自己號召力不夠,已經開始說服朋友跟同學參與了(笑)。

募款建書屋 盧彥勳無償代言

中國時報 莊哲權/台東報導 2014年04月04日 04:09

愛心無價 台灣網球一哥盧彥勳到台東拍攝代言廣告,與書屋的孩子快樂互動。(莊哲權攝) 台灣網球一哥盧彥勳3日到台東太麻里,為「1加1建屋幸福專案」無償拍攝代言廣告,以行動支持照顧偏鄉弱勢兒童,他說,書屋精神讓他感動,呼籲大家將1顆顆愛心化作1塊塊土磚,幫忙建造幸福書屋。 在台東太麻里「美和書屋」前的廣場上,盧彥勳像個大男孩在嬉笑聲教小朋友快樂打網球,他說,很久沒有跟小朋友接觸,1天下來,讓他有又回到童年感覺,這裡孩子精力很旺盛,互動零距離。 台東資源匱乏,以守護弱勢孩子為主「台東孩子的書屋」,14年來陪伴4000多個在陰暗角落裡受創身心靈,幫助他們重建信心,目前在台東各部落已有10多間書屋做為孩子避風港。 但是長年以來,這些書屋不是租約到期,就是屋主收回,經常搬移流浪,居無定所,今年他們發願要以取之大地建材及安全工法自力造屋,目前「1棟屋1畝田」幸福計畫已有地主慷慨提供土地,但仍欠缺建屋經費。   為此,他們發起募款建屋活動,請來台灣「網球一哥」盧彥勳代言拍廣告,1次認捐1塊磚是200元,也可以每月定額方式,希望透過1塊塊的愛心磚,幫台東孩子砌出幸福學習的書屋。

教孩子作獨木舟 約3年後航行環島

【聯合報╱記者潘俊偉/台東報導】 2014年02月23日

自製的手工獨木舟,昨天進行下水典禮,成員將漿直立,向大家致敬。 記者潘俊偉/攝影 台東孩子的書屋(舊稱建和書屋)以手工自製6艘獨木舟,未來將分3年培訓孩子,搭乘自製的獨木舟環台1周,讓每位從書屋出來的孩子,用自己的雙腳和雙眼親身感受自己的土地,真正做到「愛台灣」。 昨天下水的首批獨木舟有6艘,有別於陸地,海上航行更具有安全的考量及大自然的不確定性因素,書屋創辦人陳俊朗規劃,由書屋的孩子自行製作獨木舟,明年目標完成30艘,訓練30到50個孩子,駕駛獨木舟,環島航行1000公里。 陳俊朗表示,未來會以營隊的方式,先讓孩子手工製作小比例的模型手工獨木舟,等孩子們熟悉獨木舟的結構,就進階到帶領孩子實際打造屬於自己專屬個人的獨木舟,3年後,由老師帶領孩子完成環台航海計畫。 書屋老師倪如芸說,先前並未接觸過獨木舟,經教練的指導,用了3天,每天用8小時製作獨木舟,在下水前一刻,還在懷疑下水會不會沉沒,經試划後很順利,「很有成就感」,相信未來孩子們,也能從中得到自信。 陳俊朗說,孩子都是生長在家庭功能不完備的環境,課業也許無法名列前茅,但他們仍有其他的天賦有機會正等待被開發,書屋想培養的是能面臨各種挑戰、克服困難的孩子,以往從完成單車環島的孩子身上,散發著自信光芒,一定能成功完成任務。 

陳爸和他2000多個孩子

人間福報 2013/06/13

孩子作業有進步,陳俊朗(右)擊掌鼓勵。 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陳爸」是孩子們對陳俊朗的稱呼。十四年前,陳俊朗結束了台北的生意回老家台東,一邊準備考公務員,一邊做兩個兒子的好爸爸。在這期間,他與附近社區的孩子逐漸熟稔,許多放學後無人陪伴的孩子經常跑到他的院子,聽他彈吉他、講故事。 因此陳俊朗萌生創立「孩子書屋」的想法,開始向外界募集書籍、樂器、電腦,並租下兩層小樓,建立起書屋。書屋像個多功能性的「托兒所」,是避風港、也是孩子們快樂學習的天堂,在這裡不需要任何費用。 在書屋,除讓孩子快樂學習外,陳俊朗還幫助他們做好一系列的挑戰式學習計畫,對孩子進行心理輔導,發展教學、音樂、運動、服務等活動,讓孩子有自信地走自己的道路。 經由口耳相傳,來書屋的孩子愈來愈多,陳俊朗成了幾百名孩子的「全職爸爸」。他帶回老家五百萬元積蓄很快就花光。但他常用清代「義丐」武訓興學的故事來勉勵自己:「我不怕死、不怕沒錢,我怕孩子沒有好好讀書,一輩子要過苦日子。」 現在「陳爸」的書屋已擴展到八個,二十四名教師中有七位是不領薪水的全職義工。書屋填補了家庭的空缺,溫暖了孩子的心房。創辦至今,已有二千多名孩子在這裡快樂成長。 為什麼喊「陳爸」?孩子的答案幾乎是:「因為他像爸爸一樣。」陳俊朗給自己的定義是「一個暫時的爸爸」。「陪他們走過這一段路,他們還是要回家去,孝順他們自己的爸爸媽媽。」   原文連結:陳爸和他2000多個孩子

照顧上千書屋的孩子甘願負債

中國時報 林郁平/台北報導 2013年07月18日

全新考驗《愛。無所畏》新書發表會17日在台北舉行,書中敘述「孩子的書屋」創辦人陳俊朗(左)、上千個台東孩子與數十位陪伴者的故事,他們將在下周挑戰自行車環島。(張鎧乙攝) 「其實我常常也想放棄!」台東「孩子的書屋」創辦人陳俊朗,十三年來花光積蓄又負債,照顧一千多個「別人的孩子」,雖然經歷口袋只剩四十七元的窘境,他堅持讓這些被外界認為的壞小孩,也有做孩子的權利。 《愛。無所畏》 細述陳爸故事 曾任新新聞總編輯的古碧玲說,當她聽到「陳爸」的故事,從新聞工作者角度一度懷疑這是真的嗎?等她到書屋陪伴、觀察後,深深被陳俊朗無所畏懼的態度感動,閉關一個月內,寫下這些缺乏應得的愛,被家庭、學校放逐的偏鄉孩子們,及耐心教導陪伴者《愛。無所畏》的故事。 十三年前單純返鄉陪小孩的陳俊朗,發現台東偏鄉的孩子亟需關懷,從自家庭院前說故事、教彈吉他,自掏腰包提供晚餐開始,全心投入陪伴、輔導孩子的工作,逐步擴大成立「孩子的書屋」,成為一千多個孩童的避風港。 陳爸陪伴走過躁動青春期的孩子中,有家庭表面健全,父子關係一度如寇仇的宏盛;大人永遠浸泡在酒精中的原住民女孩玉念;成長過程不斷被責備的單親孩子,選擇封閉自己的逸文;功課不好但家庭和樂,從跑馬拉松肯定自己的阿達。如今,這四個大孩子仍與書屋保持緊密關係。 失落的拼圖 幼苗療癒重生 而幼嫩的孩子往往是大人暴烈狂刀下的魚肉,不堪大人磨蝕耗損的單純天真,孩子心底的傷痕還來不及復原,又一再被凌遲。「幼苗」篇章裡,每一位小小孩的背後滄桑,總有一則則粗暴成人的自私與冷酷算計。 孩子們的陪伴者中,有人曾經歷支離破碎的過往,因書屋的孩子與陳爸得到重生,讓失落的拼圖一塊塊重拼起來。像是從不知如何做自己的單親母親阿娘;廿歲開賭場的毒蟲滄哥;與父親關係惡質的法律系高材生秋蓉;流浪到台東的拳擊教練林明煌等,這些人與陳爸相遇相知、衝突衝撞,透過書屋孩子洞明自己的內在,療癒不堪的過往。 挑戰環島 孩子將學會勇敢 為了讓書屋的孩子們學會勇敢、學會堅持,知道大目標是由小目標累積起來的,書屋將在下周一從台東出發,進行為期十二天、總長一千公里的單車環島。 陳俊朗說,這是一趟開發孩子體力與意志力變得更勇敢的旅程。卅二個孩子中,最小國小三年級,他們將挑戰每天騎一百公里,重建失去己久的自信,「唯有撐過陡坡與逆風,才能獲得敢於挑戰自己、敢於付出行動的力量。」 原文連結: 照顧上千書屋的孩子甘願負債

不當大哥 他為台東孩子造書屋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單車環島是「孩子的書屋」每年暑假重頭大戲。圖中為創辦人陳俊朗。 台東教育發展協會/提供 「一個孩子是家庭的事、學校的事,也是社區的事!」台東縣教育發展協會創辦人陳俊朗,以十三年的時間,在台東創辦了十間「孩子的書屋」、陪伴上千個遭家庭、學校放逐的孩子。新書「愛‧無所畏」,記下他為孩子打造「幸福莊園」的故事。 二○○○年,曾混跡江湖、經營特種行業的陳俊朗,為了兩個兒子金盆洗手,返回台東老家。某天,他在自家庭院彈吉他,樂聲引來一名孩子。共處一晚後他發現,這孩子已三年沒吃過晚餐了。 台東缺乏就業機會,許多父母丟下孩子到西部賺錢,讓孩子長期缺乏照顧與愛,遭家庭、學校放逐。這些孩子激起陳俊朗的「大哥義氣」,想陪伴、照顧他們。他和朋友在台東各社區成立「孩子的書屋」,為孩子打造「第二個家」,「大哥」從此轉型為「陳爸」。 在這些書屋帶孩子讀書的「老師」,並非教育科班出身的教師、社會菁英志工,沒什麼顯赫學歷,甚至有人開過賭場、當過毒蟲。 書屋聘任的都是專職老師,為什麼不用志工?陳俊朗表示,多數的書屋孩子,生命一直處在「被告別」的狀態。這些孩子會吸引善良熱心的志工,為他們奉獻一個暑假或一段時間,但時間到了,這些孩子又「被告別了」。他說,許多書屋老師和學生一樣,有著不堪回首的過往。陳俊朗認為,如此「師生」之間才會彼此理解、陪伴關係也才會長久。 缺乏學歷的老師,如何教小孩讀書?陳俊朗說,正是這些「不會讀書」的老師,才有辦法讓「不喜歡讀書」的孩子讀得下書。他便曾自創一套地理教學,可以在一天之內,把一個完全不懂地理的人,教到對世界地理有六成理解。 「唯有恢復過去社區的樣貌,每個父母才有立足之地,孩子才可能被妥善照顧。」陳俊朗說,「書屋」不僅要照顧孩子,更要恢復社區的互助功能,用社區的力量去照顧孩子、老人,以及任何需要照顧的人。今年書屋目標便是「發展社區農業」,藉此提供大人工作機會。 【2013/07/18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不當大哥 他為台東孩子造書屋 | 冷暖人間 | 社會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5/8035860.shtml#ixzz2ZPLXABcr  Power By udn.com 

台東書屋愛無限 陳爸帶弱勢童環島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

孩子的書屋創辦人陳俊朗在台東投入陪伴、輔導孩子的工作,並成立「孩子的書屋」,這感人的故事集結成書並在昨日舉行記者會。創辦人陳俊朗(中)並預計與孩子們出發環島,訓練孩子的堅毅與韌性。(記者劉信德攝) 台東孩子的書屋「陳爸」陳俊朗和夥伴們,長達十四年照顧數千名弱勢學童的故事,被寫成「愛,無所畏」新書,要讓陳爸的這份傻勁傳到全國,鼓勵更多有心人關心類似有需要的弱勢孩子。 14年照顧後山千名貧童 本報教育園丁專欄曾報導過陳爸的愛心故事,引發熱烈回響,昨天陳爸拖著生病的身體,和書屋老師、學童一起從台東北上參加記者會,除表達感恩之意,也預告書屋每年暑假的單車環島一千公里挑戰自我之行,今年將在二十二日從台東出發,為期十二天,共有卅二個書屋孩子參加。 22日從台東出發 12天環島 陳俊朗從十四年前開始,在台東各社區陸續成立孩子的書屋,照顧在家庭或學校中受傷的孩子,陳俊朗花光自己的積蓄,換來了被照顧的孩子生命有了巨大改變。「愛,無所畏」一書作者是前新新聞總編輯古碧玲,親自到書屋了解訪談後,深受感動,她寫作期間閉門六親不認,只跟陳爸連絡。 這本書詳實記述陪伴者老師和學生各自的生命改變,例如流浪到台東的拳擊教練林明煌、失婚失意的思想者里拉老師等,因為加入書屋陪伴孩子,反而讓生命有不同的精采,書屋的孩子們各有傷痕,在書屋中卻找回做孩子的權利和可以好好長大的幸福。 有卅二個書屋的孩子要騎車環島,昨天參加記者會的彥凱,即將升上小學六年級,他說:「騎著單車環島會很緊張,擔心會感冒生病,但我是完成五十公里、一百公里、半島等前訓之後,才有資格騎車環島,這是一份榮耀,我覺得自己很棒。」   原文連結: 台東書屋愛無限 陳爸帶弱勢童環島

東森【台灣1001個故事】穿越部落小巷 餐車載送書屋晚餐 2013/06/16

孩子沒晚飯吃?在富庶的台灣聽起來不可思議,但台東沒人照顧、沒晚飯吃的孩子卻不在少數。不願見孩子餓著上床,書屋中央廚房每天供應熱熱晚餐…  

非凡台灣真善美專題報導 2013/6/2

沒有一個孩子該被放棄的。書屋填補了家庭的空缺,老師用耐心與愛心填補了孩子的心房,讓孩子堅信這世界真的有人在乎他們…  

高餐大的學生參訪後做的影片 2013/05/09

孩子的書屋 請大家一起支持 4月19日,我們在台東知本 造訪了「孩子的書屋」... 那一天 我們陪著孩子玩 聽孩子說著家裡的狀況 他們說得語氣很平常  我們 卻聽得鼻酸 因為小小年紀的他們 承受的 卻不是我們所能想像 而單純的他們 用單純 單純了一切 聽著陳爸訴說好多好多事情 像是 書屋成立以來遇到的種種難題、志工留下的負面影響、現在書屋所需的東西等 也說了 書屋創設以來令人動容的真實故事 在這個過程中 我們感受到的感動和溫暖都難以言喻 鼻酸 也伴隨著離開而出現 甚至越發濃烈 比起孩子們辛苦的生活環境 我們真的幸福很多很多...... 現在,我們 想要為了待在艱苦環境裡的孩子們 以及 默默為孩子們付出13年的「孩子的書屋」 舉行一次愛的小小募款行動 讓更多更多的人知道 在台東有這麼一個充滿愛的地方 裡面,也有這麼一群可愛的小孩 需要幫助 需要力量 需要愛

頁面

訂閱  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