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向海致敬-初次帆船集訓紀錄】

這次課程的地點在新達港,促成這次訓練的黃船長和他的夥伴請來他們的教練為我們授課,授課的教練經驗豐富,他也是從獨木舟開始接觸海洋,因為想要去更多地方挑戰獨木舟,所以他跑去學帆船,因為帆船能讓他載著獨木舟去探索更多地方。   課程第一天的上午教練將船從安平港開過來,我們在新達港港內進行基礎操板、繫纜繩、掌舵等技巧,學習如何當一名好的水手。這一天大家磨合著彼此的溝通與默契,讓接下來的駕馭能夠越來越順利,有經驗、沒經驗、體力好、體力差…經過了這一天,狀況各異的大家凝聚出團隊合作的氛圍,一起為完成後面兩天的訓練做足準備。   第二天,從新達港出港,開到安平港吃午餐,傍晚在看著夕陽一路開回新達港。這天的風浪偏大,有人一整天都趴在甲板上準備,準備吐,雖然如此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排斥或害怕,而是感受著身體的不舒適,感受著海洋的脈動,漸漸去習慣。看著夕陽開回新達港是這次訓練中非常特別的一個部分,因為目前台灣的帆船訓練中很少有夜航,抬頭看著廣闊的星空讓人連心胸都開闊了不少。教練教我們如何在夜晚中感受帆船、如何遵守夜間的海上航行規則、如何在夜晚中入港,大家對帆船的了解與認識越來越多,默契也越來越好。   最後一天,從新達港把帆船開到高雄港,上岸回台東。這天的航程教練給予更多掌控權,讓受訓的學員全權駕駛。大家狀況更好,不適應的狀況少很多,身體狀況恢復得很快,默契也更好。   未來計畫在寒暑假開設營隊或課程,培養種子成員,也會在其他時間狀況允許的情況下,參與教練或兩位船長的活動或航程,創造更多讓孩子們登船練習的機會。讓孩子們在慢慢累積經驗過程中獲得成為船長的資格,去考證照做下一階段的預備-培育出可以真正駕駛一艘船的夥伴跟孩子,最終達成一起航向世界各地的目標。

【向海致敬-讓更多人都能做這件事】

對書屋來說,帆船不僅只是帆船,也是海洋的知識、環境保護的意識、永續發展的觀念、團隊力的培養,更是與國際接軌的媒介。   你可以想像,當我們將帆船划到澳洲的時候,我們將迎來一場沉浸式、體驗式的語言課與文化課。「原來連英文母語的人都跟我們一樣要從頭學呀!」在海上有許多航海術語,因為有一定的專業性,即便來自英語系國家,也都需要學習,這讓孩子對於學習外文的恐懼降低不少。我們不是坐在教室裡上語言課,我們做了實際行動將自己沉浸在一個全然不同的環境之中,從踏上船的那一刻開始就可能有來自不同國家的成員需要對話,這些都自然而然的形成語言學習的環境。   這次的帆船訓練,起源於騎著重機來到台東的黃船長,他說:「我跟幾個夥伴合夥買了一艘船,有了一艘船就有更多機會可以航行,我們想讓其他不一定有能力買船的人也能做這件事。」就這樣促成了這次的訓練,訓練開始前船長幾次往返台北-台東為夥伴們做行前說明跟訓練。   帆船是需要大量溝通合作的運動,也是一種能夠創造強大凝聚力的活動。這次的課程可以說是帆船進入書屋的起點,因此負責規劃這次訓練的書屋夥伴特地安排了跨世代、跨組別的多元組合前往受訓。   有書屋的老夥伴,體力上雖然有點吃力但仍舊熱忱滿滿,每天的訓練都玩得很開心,一回到住宿點就立刻入眠補充體力。也有回到書屋工作的大孩子和剛完成獨木舟訓練孩子,孩子們因為有之前獨木舟的經驗,在訓練中很快就上手,他們接下來的任務便是帶著更多學弟妹接觸海洋,讓更多孩子願意參與帆船活動。   在訓練開始前,曾經接觸過帆船的大孩子為即將同行的夥伴們準備了一場室內課,和大家做一些行前講解和經驗分享。訓練中,大家分成兩組分工合作,過程雖然辛苦但非常順利,順利到原先搖晃難以安眠的甲板成了搖籃,需要休息的夥伴竟然成功的小憇了一段時間。訓練結束後,練跟船長邀請完成這次初階水手訓練的大家參與他們的活動,五月中一起從安平划到台東。   牽線的黃船長背後有一群跟他一樣熱愛帆船的夥伴,這些夥伴也都非常支持這次的訓練,船長們與書屋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我們會一起繼續建立路徑,把這件事長遠的走下去,讓更多的孩子可以看到這條路的未來。

【澎湖跳島-孩子這樣說】

撰文者:陳怡妃

相隔兩年再次來到澎湖準備挑戰七天六夜的獨木舟跳島,看著眼前許多熟悉的風景,不禁讓我想起兩年前第一次來挑戰跳島的自己,心中有許多感觸,在跳島開始前我其實心中有很多擔憂,甚至懷疑自己的能耐是否能完成此次旅程。 儘管如此我仍想要用力的體會這裡的一切,將許多美好的片段與回憶牢牢記住 。例如以往只能在課本上看到的海蝕洞,如今我竟然能置身其中,在海蝕洞裡滑著船! - 划船的過程中我常常放聲歌唱來忘掉炎熱的天氣以及身心靈的疲憊。老師們也常常鼓勵及關心我,讓我在自信心上增添了更多勇氣。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到達落腳點,以及當天豐盛的晚餐,這是一天之中最能撫慰人心的力量。 - 每一天我們會選擇一位隊員來當領隊,我分配到的那天是這趟旅程中最困難的一關-裡鎮角。老師說這裡的浪很不規律,會有左右的浪一起拍打著,是連澎湖的老漁民們也都建議不要來的地方。 前一晚我心驚膽顫的睡不著,但隔天,在我臉上你感覺不到一絲害怕,因為我知道若自己害怕整個團隊就會跟著陷入恐懼之中。因此我完全不膽怯,甚至異常的興奮,因為我最愛挑戰極限,我在心中告訴自己一定能挑戰成功! 一出發我滿心自信的向前滑,也時不時往後確認整個團隊的狀況。整段路程我始終保持著微笑,還時不時就開個玩笑讓團隊放鬆,不畏艱險的向前行!深吸一口氣,衝啊啊啊! 在浪的瘋狂拍打下我們不知不覺的就過了裡鎮角,大家滿臉問號地想原來這麼簡單就過了。雖然如此,但我依舊不掉以輕心,因為這裡的浪還是很大,我告訴自己不能分心,直到帶領整個團隊安全著陸我才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划船不僅僅是挑戰冒險,更能從中獲取不少東西,做事沒耐心的我,在豔陽下划船的經驗裡訓練出堅持不懈的心,不能一次吸收很多東西,那就先把一件事做到最專精。 - 這次的挑戰,讓我對於未來各種未知的事物不再膽怯,獨木舟不僅帶領我成長,更教會我堅定。  

【2022澎湖跳島-多元組】

今年夏天書屋的盛事除了單車之外,還有獨木舟跳島! 睽違兩年我們再度出發前往澎湖。 澎湖由許多小小的島嶼所組成,每座小島都有不同的樣貌,在各個島嶼間悠游穿梭是非常好的航海練習。 當大家綁好船,坐上車,出發前往下水點,過不到五分鐘,後座悠悠的飄來一聲:「高麗菜…」大家只好調頭回住宿點將冰箱裡的高麗菜帶上,再次檢查行李裝備,重新出發。 終於來到了下水點,其中一個孩子肚子突然痛了起來,但下水點附近沒有廁所。老師請大家等一等,開車帶他前往最近的廁所,但可能真的太緊張了,找到了廁所卻又上不出來,不想耽誤大家太久只好再度返回下水點。 雖然折騰了一番,但我們還是成功的開始了這趟難忘的旅程! 出發前老師先訂下了幾個規則: 1.時間長度為七天六夜 2.總里程不少於六十公里 3.明確的起點和終點 孩子們就著這些規則運用試先學會的看羅盤、看氣象、看潮汐、看海圖的能力規劃出每天的航程。 除了航行路線,每天的伙食也需要自己準備,孩子A因為第一次參加,不太知道怎麼挑選,便全然信任之前已經參加過的孩子,直接讓參加過的孩子負責食材的採買。出發時他們的袋子裡裝了滿滿的洋蔥和胡蘿蔔,非常符合易保存、好攜帶的原則,但,A平常很不喜歡吃洋蔥和胡蘿蔔, 「下次我就知道不管有沒有參加過表達自己的意見很重要。」這七天六夜的飲食搭配對她來說是非常大的突破。 幸運的是,這次跳島的隨隊老師中,有一位老師對海鮮頗有研究,每天的休息點大家跟著他捕獲了不少螺貝魚蟹也算是稍稍彌補了只有洋蔥紅蘿蔔可以吃的遺憾。 - 第一天的紮營點在姑婆嶼,是個小小的、可愛的無人島,上面有很多廢棄物,老師利用廢棄的木頭發揮創意搭了一個小天幕,並動手捕撈新鮮的海鮮,孩子們完全不需要人敦促,自然而然的圍攏在老師身邊跟著學習如何動手。 其中一個孩子想起學過野外求生時可以用凸透鏡生火,大家就分頭去找各式各樣的廢玻璃瓶,在大太陽底下嘗試,雖然試了一輪最後還是用打火機,但大家還是覺得好玩的不得了。 相比於後面幾天有公廁、有涼亭,這個什麼都沒有卻也什麼都有的第一天反而最讓人印象深刻。 - 有一天,浪況比較不穩定,領隊的孩子B遠遠的看著岸上的點對照海圖,規劃出航行路線,這是B第一次在海上自己划獨木舟,也是他第一次擔任領隊,容易暈船的他沿路戰戰兢兢, 在海上,B規劃的路線被隨隊老師修正,孩子們不疑有他的調整路線依著老師的指示前進。沒想到,B的判斷才是對的!發現自己應該堅持卻沒堅持後,B的眼淚瞬間被逼了出來,因為當時浪況不太好,大家先繼續跟著修正後的路線前進並尋找合適的上岸點。 上岸後,另一個挑戰划單人舟的小孩跟著爆哭,其他人立刻靠過去安慰他:「你放心我都在,如果你翻船我會馬上去救你的!」 略作休整後,老師召集大家解釋剛剛在海上發生的情況,並安慰B,讓他知道他其實做的很好。 - 出發前,已經參與過跳島的孩子提醒著沒來過的說:「別忘了帶點零錢喔,中間有幾個島會遇到雜貨店!」沒想到最後幾天環本島的時候,何止雜貨店還看到了便利商店!太早把零錢花完的孩子只能在櫥窗外扼腕的欣賞幾眼零食,再轉身回紮營的地方 相比於上一次的跳島,這次多了很多彈性,孩子們也成長了許多,不僅能更快速的吸收資訊,還能夠完整的解釋自己下某個判斷的理由和依據,更有自信地開口說出自己的意見。 也更懂得如何主動支援彼此,在海上時無須老師的提醒,大家便會默默圍在體能或狀態比較不好的人身邊,主動關心彼此。 總體來說整個跳島挑戰的規劃與執行不再是大人帶著孩子去做,而是大人和孩子組成一個團隊一起去完成,沒有害怕跟恐懼只有更多的安心與自在。 - 孩子們心裡惦記著因故無法前來一起參與的夥伴,便說好要在浮潛的時候帶著寫好的明信片投進海底郵筒,讓沒來的夥伴能夠有張明信片作紀念。下水沒多久隨隊老師發現了烏賊,觀察著、觀察著,差點就跟烏賊游到了海中央去。 來到了下潛點,發現因為潮汐的緣故,下潛的距離比原先預估的多了兩公尺左右,大家輪流嘗試,卻怎麼也搆不著郵筒,這時有個孩子感慨的說:「早知道當初就好好學游泳!」 - 回顧這次的跳島挑戰,孩子寫下:「勇敢不是什麼都不怕,而是會怕,還是努力去完成」害怕不是無法前進的藉口,而是探索更多美好的橋樑。 是啊!讓我們在陪伴彼此的過程中一起變得更勇敢,一起探索更多的美好。  

2020 單車環島

每日精彩影片

2020年單車環島 (8/3-8/13),順利精彩的挑戰完成! 恭喜孩子們在這十一天的旅程, 盡情的學習、看見家鄉的美;挑戰自己也學習與夥伴合作。 這一趟旅程, 我們更挑戰每天出一支影片 忠實記錄並及時地剪輯每天的點滴, 讓孩子們與陪伴的大人,看見自己的努力與彼此的相處多麽珍貴 以下,驕傲而熱情地與大家分享: 單車環島影片列表 FB播放清單 https://lihi1.com/NQmhH   Day00 https://lihi1.com/bXife Day01 https://lihi1.com/TyBrt Day02 https://lihi1.com/GC3JQ Day03 https://lihi1.com/tJRdN Day04 https://lihi1.com/X6MS6 Day05 https://lihi1.com/JjHCL Day06 https://lihi1.com/7XxsF Day07 https://lihi1.com/P5sVX Day08 https://lihi1.com/90nLM Day09 https://lihi1.com/whBEK Day10 https://lihi1.com/ls9SN Day11 https://lihi1.com/iXSWA 支持書屋,讓好的堅持繼續 ► 線上定期定額捐款,請按此連結  

平凡也不平凡的攀岩課

文:運動組組長 謝瑋

  「腳的力量比手大很多,所以要用站起來的力量,不要一直用手拉。」   對於一個剛接觸攀岩的孩子來說,好像很好懂,但知道與做到之間,總是有著一個大到不想承認的落差。用腳的力量這件事,就像是掛在牆上快沒力氣的時候,努力維持呼吸節奏一樣;就像是在一層樓高的地方,克制自己往下看的衝動一樣;就像是覺得自己隨時要墜落了,但還是保持專注一樣。不難,只是一不小心就會忘記做到,回神時已跌落在軟墊上,惋惜著「啊,又一次。」   今天的攀岩課跟之前不太一樣,少了些吵雜的打鬧聲,但多了許多讓人沉靜下來的專注時刻。 前幾堂課,肉肉的阿橘和三位靈巧的同學一起攀岩, 常出現的畫面,是阿橘一個人呆坐在軟墊上,看著朋友在牆上來去自如。 細膩的教練察覺到阿橘的挫折感,主動提出邀約「下次上課,讓你自己一班好不好?」   於是,阿橘有了一堂專屬於自己的攀岩課。   一開始,阿橘充滿鬥志,教練邀請阿橘為自己設一個小目標, 「我想摸到最上面那顆岩塊」阿橘不假思索地回應,然後靦腆地笑了一下「但好像不太可能」。 教練沒有回應太多,微笑著提醒阿橘別對自己設下限制。 課程從暖身開始,是阿橘熟悉的棒式,熟悉到知道自己超過10秒就一定會撐不住而垮掉。 要連做三組,在第三組開始之前,教練請阿橘練習專注在自己的呼吸,肌肉會很痠、會發抖,但專心一吸一吐。這一次,阿橘平穩地數完了15秒,「原來我可以撐這麼久!」   稍作休息後,便是無止盡的練習:上牆、練習、墜落,再上牆、再練習、再墜落。每一次墜落後,教練和阿橘會互相分享自己觀察到的、感覺到的,除了讓阿橘更清楚自己遇上的困難,也是一個讓肌肉喘息的空檔。課程即將進入尾聲,教練不知道從哪裡變出了一隻六角扳手,開放阿橘選擇任何的岩塊,擺放到任意可以幫助到他的位置。原本已經有點恍神的阿橘,眼睛突然亮了起來,像是逛水果攤一般,這個岩塊摸一摸,那個岩塊抓一抓,選了幾個適合的岩塊,並鎖在剛剛好的位置。幾分鐘後,一條量身打造的攀岩路線就出現了。   上牆前,教練再次提醒了幾個重點,注意呼吸、用腳的力量、休息手打直、眼睛看著要去的位置、先想好怎麼走、專注在當下的動作…就是平常都說得出口,但該用的時候會被本能取代的那些。阿橘站在岩牆前,不知道有聽進多少。手一搭、腳一蹬,最終回的挑戰開始了。很快的,阿橘就到了已經墜落無數次的位置,他有些遲疑,但馬上找到了一個剛剛好可以施力的岩塊,順利通過了難關。下一個動作,他整個人縮在牆上,看得出來他正吃力地用手拉著岩牆,突然間好像想起了什麼,把重心往下放,手也跟著伸直,就是教練之前說休息的動作那樣。距離目標只差最後一個動作了,只要站起來記得伸手,只要他有記得伸手。   教練在底下呦喝著加油、鼓勵和提醒,阿橘在牆上休息不過短短幾秒鐘,在底下看著他卻像是過了十幾分鐘一樣。他的眼神其實不怎麼堅定,有些猶豫,有些害怕,好像在懷疑自己為什麼要這樣挑戰自己,好像在告訴自己放手就可以結束了,又有些不甘心,已經做了這麼多次的嘗試,已經只差最後這一步了…他的眼神飄向了最後的目標。放手、起身、伸手、抓住目標,一氣呵成,一秒、兩秒、三秒,終於,完成了那個不可能的任務。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就是平凡的一天裡發生的一件小事,平凡的岩場、平凡的孩子與老師。 但我們都在期待著,這些平凡聚在一起,能夠共鳴出一個值得珍藏與回味的瞬間。 支持書屋,讓好的堅持繼續 ► 線上定期定額捐款,請按此連結  

教練,我想練拳擊

[作者] 書屋拳擊隊教練 林張凱皓 [編輯] 孩子的書屋

學生動手打人……. 教練:『這麼喜歡打架,那就來這裡,打架打贏有獎金可以拿,還有人為你鼓掌』。 學生被同學打…….. 教練:『有瘀青,不還手。你就賺到一台I Phone 手機(指傷害罪的罰金),再拿新手機走到打你的同學前面晃,並感謝他』。 --- 剛接觸阿祈,大約是他國二的年紀,在拳擊技術的教學中,看得出他是一個容易亢奮並惱羞的學生,在教學上會是一個麻煩;沉不住氣,變成他容易放棄的因素。 還記得他在國二下學期, 因為被同學激怒而出手打對方,之後就被教練停止練習,且不能出現在拳擊場上,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因為他在拳擊場找到了自信心,找到樂趣。 大約一週左右,阿祈來找教練, 訴說自己以後絕不再動手打人,請教練讓他回去練習。才又開始持續練習拳擊。 有一天,學校老師來找教練:『 阿祈今天被某件事激怒,但不是找同學發洩,而是出氣在木頭椅子上,椅子竟被他打斷,沒人敢去跟他說話。』教練事後去問阿祈,阿祈說:「我打人就不能練拳了,所以我發洩在椅子上,但沒想到椅子被我打斷,還蠻帥的(偷笑)。」 從教練的角度思考,這孩子走運動員的身份會是一件困難的路, 但令教練欣慰的是,看見孩子的改變、努力,對一件事情的堅持。 阿祈現在已是高一,不只持續學習拳擊,並努力學習烘培及餐飲的技能, 也期待他能實現自己的期待,未來開一間『結合運動風氣的運動餐廳』。 一般人可能會覺得,拳擊是暴力血腥的運動, 不過我卻在孩子訓練期間,看到他們的意志力、抗壓性以及韌性。 我們相信, 練習的過程中,汗水可以是宣洩心情的管道,面對失敗挫折時,可以激發拼勁! 在書屋拳擊隊, 雖然沒有像一般體育學校或健身房,有專業的訓練空間以及訓練器材, 透過簡易的設備,或即將汰換的舊器材,來幫助拳擊訓練; 我們正默默努力,要把所學的拳擊技術與態度發揮在比賽場上, 不只為自己,也為曾經幫助我們的人。 其實很需要大家的支持與鼓勵 不論訓練器材、營養食品 或是贊助比賽經費(例如報名費、旅費等), 都能給我們極大的幫助及鼓舞! 謝謝你! -----   拳擊教學器具需求:  https://goo.gl/zMbccZ 邀請您,一同支持書屋,讓好的堅持繼續!謝謝! 線上小額捐款請按此連結:https://goo.gl/tHBA6g

手工舟骨架於台東美術館展出

2017年十月

10月6日到20日,台東美術館舉辦了【台東的100種藍 — 工藝設計展】,除了眾多美麗的台東工藝品外,展覽單位還安排了一個特別的展覽品—由孩子的書屋手工製作的第一艘木製獨木舟骨架。 這組獨木舟骨架的故事可以去年說起,2016年,書屋的大人帶著大孩子繞著台灣島航行,完成了書屋有史以來第一次獨木舟環島的挑戰。2017年,在這批孩子進行下一個挑戰之前,他們前往北部,並於三個工作天內做完了三艘全手工的獨木舟,而這幾艘手工獨木舟也將和他們一起前進澎湖,完成湛藍澎湖的跳島航行挑戰。 暑假時,孩子們划著自己做的手工舟,在書屋環島單車隊渡過淡水河時向車隊致意,那畫面一水一陸,象徵著書屋勇敢挑戰著島嶼以及生活的意志力,更是一種不言而喻的情感傳承。 如今,在台東最重要的美術館裡,展出著孩子們親手製作的獨木舟骨架,在巨幅的藍染布之前,這座粗曠、充滿力量的骨架正用它的方式讚美著台東最美的那種藍。   */

2017 單車環島 精彩回顧

這次單車環島, 很可惜地因為颱風而提前結束, 但,未完待續,ㄧ一定會再回來,一起完成這項挑戰! 分享這支2017單車環島回顧影片, 跟所有環島騎士、書屋工作人員、交管志工群說聲:大家辛苦了! 相信過程中的汗水、困難、歡樂與胡鬧都會成為彼此最珍貴的回憶~ 謝謝自己,也謝謝彼此陪伴,這段旅程很精彩; 謝謝每天來現場探班,路途中給予幫助,以及在網路加油打氣的親朋好友們 !   回顧這九天,相信我們會再回來,一起完成這項挑戰! <<偶跟你說,沒騎完的兩天,會讓你們補 回 來的!!!>>    

2017環島騎士

少了一些驕傲,多了一份溫暖

文:環島騎士 何建錡 (孩子的書屋 社服組實習生 2017年7-8月) 其實從才沒想過自己會有機會騎腳踏車環島,因為光是騎機車我就覺得有點累了,但被阿娘一問,心想:或許現在不做,以後也不會做了吧!那就挑戰看看吧。 在前幾天訓練時雖然身體沒有特別累,但屁股真的痛到不行,讓我看到坐墊就怕,但好在後來學了一些技巧舒緩了一下,慢慢地就沒有問題了! 雖然社服組是以接力方式環島,但我們的體力仍只能勉強跟上孩子們,可見孩子們的訓練相當扎實,在過程中,我看見最讓我感動的是,雖然孩子們正處於活潑而過動的年紀,但書屋給予他們的教育與規範讓他們非常有紀律,過程中也從未看見別人和我們的孩子一樣,休息時會先將車整齊的停好,在便利商店外卻不吵著進去吹冷氣,總是按照指令進行動作,讓帶孩子出門的大人們相當有成就感也有面子,遇到困難時,也總是靠自己的雙手去解決,這也是書屋教育孩子的重點之一,但當然孩子們也有純真活潑的一面,在自由活動時便會露出那充滿活力的本性。 在過程中,原以為這年紀的孩子會對我這新來的實習生不理不睬,但相反地,大家好奇地問我從哪裡來,也找我去打球,跟我聊很多事情,很快就與他們打成一遍,這也是書屋孩子與其他孩子不同之處吧!少了一些驕傲,多了一份溫暖。 這次活動除了讓我有了第一次騎車環島的經驗,更重要的是我清楚感受到書屋帶給孩子的改變與能力,或許這些孩子不會一輩子待在書屋,但書屋教會他們的獨立與溫暖卻會永遠在他們身上,將善循環的種子散播到更多地方。

頁面

訂閱  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