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2024踹音樂人才培力計畫

孩子的書屋長期透過音樂陪伴孩子們成長,讓音樂成為彼此的共通語言,讓許多難以訴說的心情,得以藉此深深地被理解,也讓自己與世界產生連結。「踹音樂人才培力計畫」是書屋音樂陪伴的延伸,藉由創造友善且開放的舞臺,提供在地喜愛音樂的小孩及大人展現自己。同時,引進專業資源,並串聯更多對音樂有興趣的夥伴,成為在地音樂產業的培力基地。 「踹音樂」的概念來自「踹共」,強調「用腳踢館」的感覺,傳遞挑戰和一起試試看的精神。期待創造多元探索、專業培力的環境,讓學員在音樂領域有更多發展。現行的踹音樂創作營對內提供孩子參與的機會,對外則開放來自各單位的邀演與合作,甚或跨縣市進行演出。 本計畫始於2016年6月,起源於每月定期在青林書屋舉辦開放舞台,由音樂組組長楊逸文籌備舉辦,而後擴展至臺東各地咖啡廳、臺東美學館等不同地方。期間由於孩子的書屋創辦人陳俊朗(陳爸)過世,舞臺展演曾一度改以音樂創作營的方式進行。而今,踹音樂舞台已重新開放,並以每月1小時,每人展演最多2首歌的方式輪流進行。                    (2022年學員與培訓導師及踹音樂夥伴合照) 團隊與現況 書屋裡的「多元教育組」涵蓋了運動組、音樂組、教學組,其中音樂組負責書屋內部的音樂社團活動,以及「踹音樂」的開放舞台。 自2016年開始,音樂組由書屋大小孩楊逸文開創,至今團隊已從3人擴展至6人,現由另一位書屋大小孩古智元擔任組長,與夥伴們共同協力組成。                        孩子的書屋長大小孩 現為音樂組夥伴 (第1代踹音樂學員 林綺) 合作夥伴 音樂品牌「音鋪iNPUT」:2024/7/6-8舉行課程期間,與合作,擬設立音樂檢修站,讓臺東在地音樂人進行樂器維修,提供相關經驗分享。 在地音樂人(創作營師資):Cemelesai 阿新、查馬克 ZAMAKe、安懂、李佐勳、斯馬里奧。 (紀念陳爸展踹音樂活動) 書屋的孩子願意參加踹音樂,代表孩子開始對自己有所期待,開始練習讓音樂陪著自己勇敢面臨種種挑戰。 未來踹音樂將朝更專業的方向推進,吸引更多音樂人才投入,學習並創造更多不同面向的展演方式(例如音樂專輯、表演、演唱會等),發展成獨特且專業的音樂舞台,甚至辦理創作比賽,鼓勵學員創作,並推薦及協助優秀作品參與其他大型比賽。在激盪出更多的創作火花的同時,達成培力人才的目的。     2024培訓課程安排 2/3(六)-2/5(一)詞曲創作 7/6(六)-7/8(一)錄音工程實戰     < 詞曲創作戰鬥ing > 詞曲創作:導師帶領學員進行詞曲小組及個人創作。 業界經驗分享:專輯製作人經驗分享、樂團成立心路歷程。 小型成果發表:導師驗收成果與舞臺演出(非公開演出)。     < 錄音工程實戰ing > 錄音工程:認識錄音室設備與實務操作。 音響工程:頻率、音率與音色的關係、EQ的認識與操作、收音等。 創作歌曲錄製:將課程中創作的歌曲,透過自己所學的實戰操作錄音。 業界案例分享:經驗分享、常見著作權知識、合約解釋。   學員將透過影片錄製及現場演出,呈現培訓成果,於踹音樂Youtube及街聲平臺發表,也有機會在書屋年度活動中演出。 2024踹音樂人才培訓_導師群 踹音樂街聲平臺 https://reurl.cc/97Ryvj 創音樂Y T平臺 https://reurl.cc/QeZD5p 踹音樂IG https://reurl.cc/K43Ddn 踹音樂FB https://reurl.cc/N4yDY6 文字 Nick阿塔溜 2024.02.22 編輯 佳平

【第五道浪合輯製作訪談】

Q1:是什麼樣的機緣促使你開始製作這張合輯呢? 智元:我剛進書屋時接觸到太陽花樂團,他們當時正打算帶著自己的創作去挑戰台東的樂團比賽。知道這件事之後我就想不論比賽結果如何,我都可以把樂團的歌重新編曲、錄製送給他們,當作他們自己的作品里程碑。後來發現書屋有很多會創作的小孩,有一些書屋他們也有音樂的創作,所以我就想說既然我們有這麼多首歌,那不如把它做成一張合輯(有不同的創作人)。 一開始定下要收錄的歌之後,開始逐一的訪談創作者,聽聽他們的創作故事跟歷程,然後將這些變成在編曲上的靈感,這個過程安懂給了我很多協助,包括每首歌的整理,還有編曲的想法跟設計。 一開始收錄這些歌的時候就有想要報一些獎項的想法,除了可以提高曝光度之外,重要的是想讓小孩覺得自己很酷,讓本來就對音樂有興趣的孩子增加更多的信心,相信音樂是未來可選擇的一條路。也希望讓他們在音樂這條路上有更多的勇氣、更不容易放棄。   Q2:在製作《第五道浪》這張合輯之前,你有製作過專輯的經驗嗎? 智元:沒有,但有做過錄音師,全製作是第一次。   Q3:你是如何選擇要收錄哪些歌曲進入這張合輯的? 智元:慢慢地蒐集跟創作,蒐集的部分像是音樂組織前有一個音樂創作課程,組內產出了兩首創作曲,還有高中專班那邊之前有請音樂創作的老師跟孩子一起創作過,就把他收錄進來。創作的部分的話,「愛這世界」是我們想要創作一首可以讓所有夥伴一起唱的歌,甚至可以拿來做為書屋的主打歌,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就找了幾個夥伴一起討論出歌詞、旋律。   Q4:談談你是如何決定將專輯命名為《第五道浪》的原因? 智元:其實一開始這張專輯叫做「聽孩子說說話」,因為是收錄書屋孩子跟夥伴的創作嘛,後來改成第五道浪是因為書屋的一位夥伴-筱琪,她寫的「一起回家」是收錄在專輯裡的歌曲之一,她在歌詞中有提到第五道浪,我很好奇第五道浪是什麼意思,於是我去問她第五道浪的意義,聽完之後我覺得跟我們陪伴孩子的歷程很像,於是決定把專輯名稱改成這個名字。   Q5:你可以分享一下在編曲過程中的靈感來源嗎? 智元:很大一部分來自創作者的故事,還有一部份來自我對創作者的觀察和想像。比如說有一首歌-「給你」,這首歌的創作者是太陽花樂團的成員之一,歌詞內容是在寫她思念阿公的故事,描述她看著躺在病床上的阿公生命一點一點的消逝的無力。,我看見她在平靜柔弱的外表底下,內心對生命的無常提出了劇烈的抗議,因此我在編曲上做出一個跟創作者輕柔的歌聲很反差的搖滾的感覺。在這之前她沒有唱過這樣風格的歌,錄製歌曲的過程我能夠看見她有很大的突破。 安懂:從孩子出發,先導出大家的故事,再請他們寫下來重新排列改寫成歌詞,最後用自己心中的旋律唱出來。然後我會從孩子身上散發出來的感覺跟光去做編曲的發想,發想完之後再聽取孩子們的意見作調整跟完善。   Q6:製作《第五道浪》這張合輯時你遇到了哪些挑戰,以及你是如何應對這些挑戰的呢? 智元:這張合輯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跟一般的其他專輯不太一樣:沒有統一性。這張合輯中的每首歌曲風都不一樣,給人帶來的感受也都很不一樣,因為它是由很多的創作者一起創作出來的,所以在編曲方面我們下了很多的功夫。 例如專班創作的「我們的歌」,這首歌一開始的版本是只有一把木吉他跟孩子們的歌聲,我加入不同的樂器把它改編成樂團的感覺,做出第一個改編版,這個版本跟原本的樣子差距蠻大的,孩子們想要再作調整,所以又做了第二個版本,他們聽完還是喜歡最初的感覺,於是改了第三個版本回到一開始的旋律,但加入了更多的樂器。這是整張專輯裡耗時最長的一首歌,大約花了一年多快兩年的時間。 除了編曲之外,還有技術上的挑戰。在合輯製作的過程中我們用了很多自己過去的經驗跟想法,比較土法煉鋼,感覺有更好的方法但我們一開始沒有嘗試出來。例如收音的方式,專班的歌是用真正的爵士鼓去錄出來的,在錄爵士鼓的時候,我們的收音方式不對,錄出來的效果就很不好,還有就是我們原本的混音空間混出來的音到其他地方聽的時候會變成不同的感覺,可以說我們一開始混出來的音沒有那麼乾淨、準確。 這些挑戰都讓我重新檢視自己在音樂上的造詣。讓我更知道自己未來需要去學什麼,自己不足的地方變得更明確,這些都會成為我未來製作下一張專輯時珍貴的經驗。   Q7:談談你未來在音樂製作方面的計劃和目標,是否有新領域想要嘗試? 智元:關於專輯:在明年會辦屬於這張專輯的全台巡演,會帶著創作者們一起到台灣各地作演出,一方面宣傳書屋一方面讓孩子在舞台上展現自己。未來希望音樂組可以協助更多對唱歌有興趣的書屋夥伴和孩子創作,甚至為他們製作各自的個人專輯。 關於上課:音樂組裡面每個人擅長的樂器跟能力不太一樣,後續會根據這個去安排訓練跟課程。踹音樂明年二月會有創作營,除了提供給書屋的小孩跟夥伴之外,也會對外開放,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一起參與,從課程中去引出每個人獨特的創作力、和創造力。   Q8:最後,你希望聽眾從這張合輯中獲得什麼樣的訊息?可以分享一些關於音樂和創作的心情嗎? 智元:這張專輯收錄了八首書屋夥伴跟孩子的歌,有一些是對家人的傾訴,有一些是紀錄青春時期的情感,這些故事都是在書屋經歷的人生課題,這些歌也同時乘載著書屋我們跟陳爸過去的點滴,在這段彼此扶持的過程中,不管是孩子或夥伴都獲得了很多的能量,我們只要彼此陪伴就能更加堅定,過程可能有很多凶險跟挫折,但我們都會平安的返航。 安懂:這是一張很自由的合輯,比起商業角度做專輯,這次的作品豐富度高很多,可以放入各種自己的想法不受限,可以感受到孩子們錄音的時候是很幸福的,讓人覺得整個過程不完全是在做一份工作。

小董事樂團

2016感恩音樂會 特別嘉賓

  MV:小董事樂團【星星】   文:陳俊朗(陳爸) 2016/11/24   小董事是書屋的孩子組的第一個樂團。 團長光復、主唱陳誠、吉他朝晨、鼓手紹弘。 光復、朝晨跟我大兒子彥翰同學,是最早到家裡聽故事的一群,那時國小五年級。 這一群都喜歡唱歌,常常在家裡鬼哭神號的讓鄰居大叫說:小聲啦! 有一次學校要表演,所以湊了六個人想一起上台唱歌, 覺得自彈自唱很酷,才開始學吉他。 他們都極有天份,破破的吉他,還是二十幾天就把歌和伴奏學全了, 但也吃了不少苦頭,手腫的腫,破皮的破皮。 演出成功,老師站起來鼓掌,讓他們過了一段又臭屁又不習慣的日子。 上了國中,因為跟陳誠那一幫互看不順眼, 烙了兄弟要「ㄊㄨㄚˋ堵」而認識,吵來吵去還頗合得來, 所以一起組了樂團,喜歡董事長樂團,所以自稱小董事。 錄了二片CD,做了無數的歌, 好幾年南征北討的彈唱日子。至今還很懷念! 光復現在是專業的貝斯手,朝晨、紹弘當兵,陳誠聽說自己有事業了。 十三年了!孩子,好久不見!都好嗎?

哭不出來的女人

建和書屋小故事1 (2007年1月)  

文:陳俊朗 (陳爸) 一月五日:在書屋倉庫前辦了一個小音樂會。 原先只是簡單的希望在倉庫前擺上鋼琴二台、電子琴一台,安排部落裡會彈鋼琴的大人小孩上台尬尬鋼琴,給部落帶來一點音樂氛圍,一點正面的東西。 孩子剛在搬鋼琴,村裡的人就慢慢靠過來幫忙,掃地的掃地、搬東西的搬東西,村裡做舞台的把舞台搬來,做音響的,知道了也把音響設備搬來....。一個音樂會變的有模有樣了。 在試音過程中,『顛』來了一個醉女人,自顧自的『爬』上舞台,沒有譜、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彈了一首---新不了情。 59年次,長的不差,印象中365天看到她醉的顛三倒四的也是365天,偶而還會被他『魯』著幫她買酒…..。 帶醉意的琴聲,在場沒人想理會,還有人要趕他走,我請大家靜下來,不要干擾她,讓她彈...。 開始是亂的,但看得出她在努力讓自己清醒,想宣洩些什麼。 再重來,正常的琴聲逐漸變的哀怨,不知道她是否流了眼淚,但琴聲幽幽怨怨,聽得人心酸...。彈完,她趴在鋼琴上,不知道是哭是醉,只是隱隱看到她的背似啜泣的起伏....。 問了村人,才知道又一個心碎的故事:愛上不該愛的人、未婚生子、被遺棄、對抗所有人的生下孩子。家人、鄰居持續的壓力、不諒解、不知所措、求救無門、再無力對抗、最後選擇放棄自己...。 叫了一個平時她認的出的朋友,陪著她回去洗澡換正常的衣服,在音樂會安插一段專屬她的時間。 整個音樂會裡,她顯然最吵!! 每一首曲目她都熟。鼓掌也是最大聲。她的時間裡,她試圖正常的彈了幾首曲,唱了一首歌,…靦腆的癲著。 聽得出來,她鋼琴和歌聲裡下過的功夫。 安排了幾個她的朋友在她下台後去抱抱她, 也叫大家不要再叫她『廢物』,叫他的本名。 準備請他來教鋼琴,條件是上課不能醉,不能有酒味。 社區有相同境遇的人不少,我想整個台灣會更多。 是甚麼原因讓我們生長的地方變的如此冷漠, 是甚麼原因讓我們不再關懷周邊的人,即使曾經跟你是生死莫逆。 是甚麼原因讓我們只在乎錢、權力,讓自己都不喜歡自己。大房子、好車子、高級服飾、一個自己虛構的美好未來和預期他人的期望..…這些,真的這麼重要? 真的值得我們放著心裡可能有的感動?放著童稚時的真情真義…??? 而如果,這悲傷發生在自己身上,會不會連哭都哭不出來,會不會放棄得更徹底?我們可不可以做些甚麼?為身邊我們都熟的人? 也許只是一個安慰,也許只要一個支持的笑………。 音樂會結束了,悲傷的故事可不可以不要再繼續。

訂閱  音樂